帖子主题:执乡村振兴之笔,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
执乡村振兴之笔,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dpzx 发表在 新闻聚焦 华声论坛 https://bbs.voc.com.cn/forum-68-1.html
执乡村振兴之笔,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广袤的中华大地上,乡村承载着无数人的生息与希望,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在新时代伟大征程中,乡村发展已经从单点突破转向系统推进的新阶段,全方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正引领着乡村走向繁荣昌盛,开启新时代乡村发展的宏伟篇章。 盘活乡村产业,激发乡村振兴动能。“乡村振兴首先要靠产业,从事农业也可以致富,农业大有可为”,浙江余村以"两山"理论为指引,从矿石经济向生态经济转型,打造出竹林观光、生态民宿等产业集群,村民人均收入十年增长三倍。安吉白茶通过物联网技术建立全产业链追溯系统,让一片叶子连接起全球市场。产业振兴不能停留在传统农耕层面,需要以数字经济为杠杆,撬动三产融合,在绿水青山间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这启示我们,乡村产业既要立足资源禀赋,更要着眼时代需求,在供给全面深化改革中开辟新赛道,激发出乡村振兴的动能。 融汇人才文化,释放乡村振兴活力。陕西袁家村将关中民俗文化转化为文旅IP,吸引上万青年返乡创业,让老腔皮影与现代商业完美交融。安徽小岗村建立"新农人"培训基地,培育出懂技术、善经营的职业农民队伍。人才回流需要搭建事业平台,文化传承需要创新表达方式。当返乡青年在直播间讲述乡村故事,当非遗技艺在创意工坊焕发生机,传统文化便在与现代文明的对话中实现创造性转化,人才便在城乡要素流动中找到价值坐标,释放出乡村振兴的活力。 塑造组织生态,强化乡村振兴保障。江苏永联村通过"村企共建"模式,构建起党组织领导下的多元治理格局,实现集体经济与村民自治良性互动。云南哈尼梯田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让千年农耕智慧与现代环保科技交相辉映。组织振兴需要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生态振兴必须坚持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当基层党组织成为坚强堡垒,当绿水青山真正转化为发展优势,乡村振兴便有了最坚实的保障。 从"千万工程"到"精准扶贫",中国乡村已走过波澜壮阔的变革历程。站在新时代的潮头,乡村振兴更需要系统思维与协同创新。当产业之核夯实发展根基,人才之核激活创新动能,文化之核铸就精神内核,生态之核守护绿色本底,组织之核凝聚治理合力,全方位同频共振,必将奏响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时代强音。这既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更是书写中国式现代化乡村篇章的生动实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