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帖  新投票  回帖  关闭侧栏
隐身或者不在线

发表时间:2024-6-15 05:26

从王树艺老作家为我题词谈到“草原艺术研究社”[推荐]



高致贤 发表在 荷韵轻香|散文 华声论坛 https://bbs.voc.com.cn/forum-5-1.html

高致贤
第一次读到1988年12月10日,老作家王树艺给我题下“愿致贤同志努力创作,日新又新”教育鼓励我的新词(特注:不知为什么?他的题词下,有人写了“秦元魁”大而正楷的字,是不是秦天真的后代有人在那里,我请他题词,他就签个名呢?)。王老的题词时给我说:我们的“草原艺术研究社”就是地下党的外围组织。王树艺老人就是这个研究社的成员之一:
贵州地下党第一个党支部何时创办“草原艺术研究社”,资料介绍:那是1933年冬,共产党员林青、缪正元与进步教师秦天真等筹备策划,在毕节城内女子小学(今毕节二小)创办了“草原艺术研究社”。
草原意味着辽阔、坦荡、丰厚,象征了远大的革命理想。繁荣的青草,意味着生生不息的革命力量。这是中共毕节支部领导的第一个群众团体组织。
老毕节人还曾记得“大横街”吗?就是如今的中华南路,有一座独具特色的殿宇——陕西会馆,又称“陕西庙”或“春秋祠”。在当时,陕西会馆地处繁华地带,场地宽敞,有戏楼作舞台,有庙宇作掩护,这里成为了林青等共产党员传播革命思想的重要阵地之一,尤其在1934年1月中共毕节支部成立后,草原艺术研究社的主要革命活动也在此开展。
他们通过绘画、话剧、歌咏、读书等艺术形式广泛传播马列主义,宣传中国共产党及其抗日主张,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青年骨干,团结了进步力量,熊熊的革命烈火燃遍了毕节山城。
很快,他们的演出得到了广大进步教师、学生、社会青年的踊跃支持,就连当时深受封建家庭约束的女青年也有20多人毅然走出家门,参加到草原艺术研究社里来,社员发展到200多人。
1934年2月中旬,正值春节,林青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在陕西会馆举行了一次持续三天的大规模公演,许多学生教师、民众,老老少少、男男女女,提着取暖的竹编烘笼,围坐着挤满了陕西会馆,热热闹闹,盛况空前。
每次演出,歌咏组首先合唱《国际歌》,再唱《草原艺术研究社社歌》《马赛曲》等歌曲,戏剧组接着演出《暴风雨中的七个女性》《火的跳舞》等话剧,这些剧目深刻揭示了旧中国的社会矛盾,激发青年们学习、宣传马列主义,走向社会、走向光明,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
“草原社”的一系列活动,引起了国民党当局的注意和恐慌。1934年端午节前后,为了躲避敌人的抓捕,保存革命力量,主要骨干成员向安顺、贵阳等地转移,将革命的种子撒到贵州高原更广阔的大地。
“草原社”在毕节进行革命活动的时间虽然不长,但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不仅激发了毕节人民抗日救国的热情,还发展了进步力量,让更多有志青年走上了党领导的革命道路,为贵州的党组织建设和革命事业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编发:本文多数文字转至网络,若侵权,联系删。
2024.6.14于深圳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4-6-16 10:55
谢谢分享!




----------------------------------------------

佑天佑地佑人 送福送禄送寿
看经典美图到三晋!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4-6-16 10:55
谢谢分享!




----------------------------------------------

佑天佑地佑人 送福送禄送寿
看经典美图到三晋!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4-6-16 10:57
谢谢分享!




----------------------------------------------

佑天佑地佑人 送福送禄送寿
看经典美图到三晋!



发新帖 新投票
 回帖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快速回复主题
你的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只要30秒)


使用个人签名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贴文发布前,请确认贴文内容完全由您个人创作或您得到了版权所有者的授权。版权声明
   



Processed in 0.023753 s, 8 q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