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帖  新投票  回帖  关闭侧栏
74249个阅读者,8条回复 | 打印 | 订阅 | 收藏
隐身或者不在线

发表时间:2024-5-27 08:38

舆论场上,正能量同样能产生大流量



西米露 发表在 辣眼时评 华声论坛 https://bbs.voc.com.cn/forum-76-1.html

  深圳卫健委官方账号发布《穿越到霸总短剧里当护士》等微短剧,用新形式科普医护知识,让人耳目一新;同样,“00后”打理官方政务号,一改往日严肃说教的风格,将各种流行元素融入公共服务信息传递,其传播效果在网络引发热议。

  传统的公共信息传播,往往以严肃的脸孔示人,虽有权威性和公信力,但难免给人以距离感。如今,越来越多官方账号放下身段与公众互动,拉近了与公众的距离,增强了大家对公共服务工作的关注度和认同感,赢得了大家的喜爱和信任。这些账号成功出圈的生动实践充分证明了:只要方法得当、思路开阔,“有意义”和“有意思”可以相得益彰,正能量也能产生大流量。

  俗话说,酒香也怕巷子深。特别是在信息爆炸、新媒体账号如雨后春笋的时代,正能量同样需要大流量。以新闻工作为例,发布信息、解读政策、回应舆情等是新闻工作的本职功能,但如果缺少创意的表达、共情的传播,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都将减弱,本职功能的发挥会受到限制。当下,新闻单位正在鼓励编辑记者积极改文风、适应新媒体传播规律,正是为了转变过去板着面孔说话的刻板形象,提升新闻报道的吸引力、感染力。

  追求流量,不是简单迎合流量,更不是“为流量而流量”。我们追求的流量应当是向善向上的价值取向;应当是实事求是的而不是弄虚作假或投机取巧的。基于这样的“流量观”,我们获得流量的方式方法也应当有所坚守、有所舍弃。比如,当下这些“花式整活”的政务号,既突出了公共服务的本质,又有了生动活泼的表达,既有政府部门的权威性,又有信息传播的专业性,堪称典范。有的账号一味套模板、蹭热梗,最终只会被流量抛弃。

  梳理近年来的热点事件不难发现,正能量其实自带流量。互联网平台上,热搜不断、网红辈出,但只要看看我们身边时常登上热搜的暖新闻,就会明白,打动人心从而产生流量的,归根究底还是人们内心深处对真善美的共同追求和向往。我们最终记住的,也不是流量本身,而是通过其传递出来的价值坚守、社会风尚等正能量。

  在竞争激烈的舆论场,越是众说纷纭、越是多元多样,越要让正能量产生大流量、让大流量走向正能量。只有把正能量书写得更精彩、传播得更广泛,才能牢牢守住舆论阵地,守护好我们的精神家园。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4-5-27 08:59
很喜欢深圳卫健委公众号的风格,点赞!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4-5-27 09:00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需要更多的正能量来照亮前行的路。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4-5-27 09:01
每当看到那些温暖人心、积极向上的故事,我都会感到无比的欣慰和力量。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4-5-27 09:02
正能量不仅是社会的润滑剂,更是我们心灵的滋养品。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4-5-27 09:03
我特别喜欢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和传播正能量。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4-5-27 09:04
正能量不仅仅是一种情感的传递,更是一种价值观的传递。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4-5-27 09:05
正能量就像是一股清泉,能够滋润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一丝宁静和安慰。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4-5-27 09:07
我认为,正能量不仅仅是网络上的内容,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态度。

发新帖 新投票
 回帖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快速回复主题
你的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只要30秒)


使用个人签名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贴文发布前,请确认贴文内容完全由您个人创作或您得到了版权所有者的授权。版权声明
   



Processed in 0.029829 s, 9 q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