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帖  新投票  回帖  关闭侧栏
隐身或者不在线

发表时间:2024-5-20 19:07

陈修园《神农本草经读》卷2上品3菌桂橘皮枸杞木香杜仲桑根白皮桑寄生槐实柏实大枣芒硝



达性畅情 发表在 国学问答|国学 华声论坛 https://bbs.voc.com.cn/forum-59-1.html

陈修园《神农本草经读》卷2上品3菌桂橘皮枸杞木香杜仲桑根白皮桑寄生槐实柏实大枣芒硝丹砂滑石紫石英
卷之二上品

菌桂

气味辛、温、无毒。主百病,养精神,和颜色,为诸药先通聘使。久服轻身不老,面生光华,媚好常如童子。

陈修园曰:性用同牡桂。养精神者,内能通达脏腑也。和颜色者,外能通利血脉也。为诸药先通聘使者,辛香能分达于经络,故主百病也。与牡桂有轻重之分,上下之别,凡阴邪盛与药相拒者,非此不能入。

卷之二上品

橘皮

气味苦辛、温,无毒。主胸中瘕热逆气,利水谷。久服去臭,下气通神。

陈修园曰:橘皮气温,禀春气而入肝;味苦入心;味辛入肺。胸中为肺之部位,唯其入肺,所以主胸中之瘕热逆气;疏泄为肝之专长,唯其入肝,所以能利水谷;心为君主之官,唯其入心,则君火明而浊阴之臭气自去。又推其所以得效之神者,皆其下气之功也。总结上三句,古人多误解。

又曰:橘皮筋膜似脉络,皮形似肌肉,宗眼似毛孔。人之伤风咳嗽,不外肺经;肺主皮毛,风之伤人,先于皮毛,次入经络而渐深;治以橘皮之苦以降气,辛以发散;俾从脾胃之大络,而外转于肌肉毛孔之外,微微从汗而解也。若削去筋膜,只留外皮,名曰橘红,意欲解肌止嗽,不知汗本由内而外,岂能离肌肉经络而直走于外?雷去白留白之分,东垣因之,何不通之甚也!至于以橘皮制造为酱,更属无知妄作。查其制法:橘皮用水煮三次极烂,嚼之无辛苦味,晒干,外用甘草、麦冬、青盐、乌梅、元明粉、硼砂,熬浓汁浸晒多次,以汁干为度。又以人参、贝母研末拌匀,收贮数月后用之。据云能化痰疗嗽,顺气止渴生津。而不知全失橘皮之功用。橘皮治嗽,妙在辛以散之,今以乌梅之酸收乱之;橘皮顺气,妙在苦以降之,今以麦冬、人参、甘草之甘壅乱之;橘皮妙在温燥,故能去痰宽胀,今以麦冬、贝母、元明、硼砂、青盐之咸寒乱之;试问橘皮之本色何在乎?余尝究俗人喜服之由,总由入口之时得甘酸之味,则满口生津;得咸寒之性,则坚痰暂化;一时有验,彼此相传,而阴被其害者不少也。法制半夏,亦用此药浸造,罨发黄衣收贮,贻害则一。

卷之二上品

枸杞

气味苦、寒,无毒。主五内邪气,热中消渴,周麻风湿。久服坚筋骨,轻身不老,耐寒暑。

陈修园曰:枸杞气寒,禀水气而入肾;味苦无毒,得火味而入心。五内,即五脏。五脏为藏阴之地,热气伤阴即为邪气,邪气伏于中则为热中,热中则津液不足,内不能滋润脏腑而为消渴,外不能灌溉经络而为周痹。热甚则生风,热郁则成湿,种种相因,唯枸杞之苦寒清热可以统主之。“久服坚筋骨,轻身不老,耐寒暑”三句,则又申言其心肾交补之功,以肾字从坚,补之即所以坚之也。坚则身健而轻,自忘老态;况肾水足可以耐暑,心火宁可以耐寒,洵为饮食之上剂。然苦寒二字,《本经》概根、苗、花、子而言。若单论其子,严冬霜雪之中,红润可爱,是禀少阴水精之气兼少阴君火之化,为补养心肾之良药;但性缓不可以治大病、急病耳。

卷之二上品

木香

气味辛、温,无毒。主邪气,辟毒疫瘟鬼,强志,主淋露。久服不梦寤魇寐。

张隐庵曰:木香其数五,气味辛温,上彻九天,禀手足太阴天地之气化,主交感天地之气,上下相通。治邪气者,地气四散也。辟毒疫瘟鬼者,天气光明也。强志者,天生水,水生则肾志强。主淋露者,地气上腾,气腾则淋露降。天地交感,则阴阳和、开阖利,故久服不梦寤魇寐。梦寤者,梦中之梦;魇寐者,寐中之魇也。

卷之二上品

杜仲

气味辛、平,无毒。主腰膝痛,补中益精气,坚筋骨,强志,除阴下痒湿,小便余沥。久服轻身耐老。

(参张隐庵)杜仲气味辛平,得金之气味;而其皮黑色而属水,是禀阳明、少阴金水之精气而为用也。腰为肾府,少阴主之;膝属大筋,阳明主之;杜仲禀少阴、阳明之气,故腰膝之痛可治也。补中者,补阳明之中土也;益阴者,益少阴之精气也;坚筋骨者,坚阳明所属之筋,少阴所主之骨也;强志者,肾藏志,肾气得补而壮,气壮而志自强也。阳明燥气下行,故除阴下湿痒,小便余沥也。久服则水金相生,精气充足,故轻身耐老也。

卷之二上品

桑根白皮

气味甘、寒,无毒。主伤中,五劳六极,羸瘦,崩中绝脉,补虚益气。(旧本列为中品,今从《崇原》。)

叶天士曰:桑皮气寒,禀水气而入肾;味甘无毒,得土味而入脾。中者,中州脾也。脾为阴气之原,热则中伤,桑皮甘寒,故主伤中。五劳者,五脏劳伤真气也。六极者,六腑之气虚极也。脏腑俱虚,所以肌肉削而羸瘦也。其主之者,桑皮甘以固脾气而补不足,寒以清内热而退火邪,邪气退而脾阴充,脾主肌肉,自然肌肉丰而劳极愈矣。崩中者,血脱也;脉者,血之府;血脱故脉绝不来也。脾统血而为阴气之原,甘能益脾,所以主崩中绝脉也。火与元气势不两立,气寒清火,味甘益气,气充火退,虚得补而气受益也。

陈修园曰:今人以补养之药,误认为清肺利水之品,故用多不效。且谓生用大泻肺气,宜涂蜜炙之。然此药忌火,不可不知。

张隐庵曰:桑割而复茂,生长之气最盛,故补续之功如此。

卷之二上品

桑上寄生

气味苦、平,无毒。主腰痛,小儿背强,痈肿。充肌肤,坚发齿,长须眉,安胎。

张隐庵曰:寄生感桑气而寄生枝节间,生长无时,不假土力,夺天地造化之神效,故能资养血脉于空虚之地,而取效倍于他药也。主治腰痛者,腰乃肾之外候,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寄生得桑精之气,虚系而生,故治腰痛。小儿肾形未足,似无腰痛之证,应有背强痈肿之疾,寄生治腰痛,则小儿背强痈肿亦能治之。充肌肤,精气外达也;坚发齿,精气内足也。精气外达而充肌肤,则须眉亦长;精气内足而坚发齿,则胎亦安。盖肌肤者,皮肉之余;齿者,骨之余;发与须眉者,血之余;胎者,身之余;以余气寄生之物,而治余气之病,同类相感如此。

卷之二上品

槐实

气味苦、寒。主五内邪气热,止涎唾,补绝伤,五痔,火疮。妇人乳瘕,子藏急痛。

卷之二上品

柏实

气味甘、平。主惊悸平,(清心经之游火),安五脏,(滋润之功)。益气,(壮火食气火宁,则气益也)。除风湿痹,(得秋金之令,能燥湿平肝也)。久服令人润泽美色,耳目不饥不老,轻身延年。(柏之性不假灌溉而能寿也。)

徐灵胎曰:柏得天地坚刚之性以生,不与物变迁,经冬弥翠,故能宁心神,敛心气,而不为邪风游火所侵克也。人之生理谓之仁,仁藏于心。物之生机在于实,故实亦谓之仁。凡草木之仁,皆能养心气,以类相应也。

卷之二上品

大枣

气味甘、平,无毒。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气,平胃气,通九窍,助十二经,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久服轻身延年。

陈修园曰:大枣气平入肺,味甘入脾。肺主一身之气,脾主一身之血,气血调和,故有以上诸效。

卷之二上品

朴硝(卓注:芒硝)

气味苦、寒,无毒。主治百病,除寒热邪气,逐五脏六腑积聚,固结留瘕。能化七十种石。炼饵服之,轻身神仙。

张隐庵曰:雪花六出,元精石六棱,六数为阴,乃水之成数也。朴硝、硝石,面上生牙,如圭角,作六棱,乃感地水之气结成,而禀寒水之气化,是以形类相同。但硝石遇火能焰止禀地水之精,不得天气,故遇火不焰也,所以不同者如此。

卷之二上品

丹砂

气味甘、微寒,无毒。主身体五脏百病,养精神,安魂魄,益气明目,杀精魅邪恶鬼。久服通神明不老。

陈修园曰:丹砂气微寒入肾,味甘无毒入脾,色赤入心。主身体五脏百病者,言和平之药,凡身体五脏百病,皆可用而无顾忌也。心者,身之本,神之居也;肾者,气之源,精之处也;心肾交,则精神交养。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出入者谓之魄,精神交养则魂魄自安。气者得之先天,全赖后天之谷气而昌,丹砂味甘补脾所以益气。明目者,以石药凝金之气,金能鉴物,赤色得火之象,火能烛物也。杀精魅邪恶鬼者,具天地纯阳之正色,阳能胜阴,正能胜邪也。久服通神明不老者,明其水升火降之效也。

卷之二上品

滑石

气味甘、寒,无毒。主身热泄,女子乳难,癃闭;利小便,荡胃中积聚寒热,益精气。久服轻身,耐饥长年。

按:滑石气寒,得寒水之气入手足太阳;味甘入足太阴;且其色白兼入手太阴。所主诸病,皆清热利水之功也。益精延年,言其性之循不比他种石药偏之为害也。读者勿泥。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4-5-22 08:42
谢谢分享!




----------------------------------------------

佑天佑地佑人 送福送禄送寿
看经典美图到三晋!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4-5-22 08:43
谢谢分享!




----------------------------------------------

佑天佑地佑人 送福送禄送寿
看经典美图到三晋!



发新帖 新投票
 回帖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快速回复主题
你的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只要30秒)


使用个人签名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贴文发布前,请确认贴文内容完全由您个人创作或您得到了版权所有者的授权。版权声明
   



Processed in 0.026477 s, 8 q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