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帖  新投票  回帖  关闭侧栏
3521个阅读者,2条回复 | 打印 | 订阅 | 收藏
隐身或者不在线

发表时间:2024-5-15 08:11

人生的所有遇见,都是与自己重逢



千年飞山 发表在 荷韵轻香|散文 华声论坛 https://bbs.voc.com.cn/forum-5-1.html

人生的所有遇见,都是与自己重逢

漫漫人生,每个人都渴望觅得一个灵魂知己,共奏一曲高山流水,但人与人之间的缘分,往往可遇不可求。
听过一句话:“生命是一场遇见自己的旅程,一切外在世界都是自己生命的倒影。”
深以为然,人这一辈子,唯有先做最好的自己,才能遇见最好的别人。
唐代诗人李商隐家境中落,走过不少弯路,但遇到的贵人让他的人生有过辉煌,也增添了许多温暖。
他有一好友韩瞻,两人同龄,因同年科考结识,平时的交往让韩瞻逐渐了解了李商隐的成长和为人之道。
李商隐九岁时,因父突然去世,承担起家庭重任,替人抄书写字,买来粗粮磨成细粉卖出,童年生活异常艰苦。
尽管如此,李商隐并没有被打败,相反,通过抄书练就了一手好字。
正是看中了李商隐在困境中的坚守,韩瞻才更加相信他的为人。
而凭借自己是朝廷泾源节度使王茂元女婿的身份,韩瞻将李商隐介绍给了妻子的妹妹,成就了一段美好姻缘。
后来,李商隐的妻子去世,由于卷入了党争,他不得不去四川谋生。
可是,家中的孩子无人照顾,李商隐进退两难。这时,韩瞻主动提出代养李商隐的两个子女。
两人相识二十多年,经历了风风雨雨,从未减少信任和帮衬,韩瞻始终相信并支持李商隐。
正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其实,人生中每一次危难时刻的援助,都源于自己的为人品行。
作家张德芬在《遇见未知的自己》中说过一句话:“除了自己,什么都不重要。”
人生的一切转变,最终都是和自己相遇;而所有的遇见,实际上都在与自己重逢。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磁场,由你的性格、认知、品质、意念、能力等因素决定。
磁场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无刻不在与外界进行着能量信息的交换。
换句话说,世界就是一面镜子,你是怎样的自己,就会吸引到什么样的人。
人的一生,从来不会有无缘无故的遇见, 也没有毫无意义的出现。
欺负你的人,因你的软弱而来;轻视你的人,因你的卑微而来;帮衬你的人,因你的人品而来;欣赏你的人,因你的才华而来。
你遇到的人,都是被你吸引而来的。无论遇见谁,全部是遇见不同状态下的自己。
公元1057年,京师汴梁,文人聚集,热闹非凡,20岁的苏轼随父进京赶考。
这一年,不喜旧文啰唆陈词的欧阳修主持会试,力图变革文风。
宋代科举,以贡考为常科,学子需作诗、赋、论各一篇。苏轼应试,写就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欧阳修读完,赞叹不已。
但因卷子密封,欧阳修怀疑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避嫌将文章评为第二名。再考《春秋》对义,苏轼得第一。
三月十四日发榜,苏轼中榜眼,依例要致书谢各试官。
欧阳修阅毕大呼:“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再拜读苏轼其他文章,他大叹:“更三十年,无人道着我也!”
被德高望重、满腹经纶的欧阳修力荐,苏轼一朝成名天下知。
欧阳修于苏轼,是恩人,亦是知己,他带苏轼拜访名公巨卿,丝毫不掩饰自己对苏轼的推崇。苏轼每有新作,他必定第一个品读。
苏轼也不负欧阳修厚望,嘉祐二年,年仅21岁的他高中进士,步入仕途,被宋仁宗夸赞“朕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
四年后,又考中难度非常大的制科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可以说,没有欧阳修的慧眼识人,就没有后来名满天下的苏轼。
两人之间的故事看似传奇,其实不过是有才华的人之间的惺惺相惜。
苏轼曾在给弟弟苏辙的信中写道:“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眼见天下无一不好人。”
他这一生,朋友遍天下,落难时有人为他雪中送炭,风光时有人为他锦上添花。
但他生命中所有美好的遇见,无一不是因自身而来。
《项塔兰》中说:“命运使我和某些人相遇,一个接一个。从而让我们知道可以成为,以及不该成为什么样的人。”
可见,所有出现在你生命中的人,都是你吸引来的。人生所有的遇见,都是和自己重逢。
而一个人如若作恶,生活必将险恶。
在隋唐时期有个富商,他腰缠万贯,富可敌国,可是他为人十分吝啬,为富不仁。
不过,他却有一位心地善良的夫人,经常接济周围的乞丐和寺庙中的僧人。富商知道后非常气愤,认为这些人佯装可怜来骗取他的钱财。
有一天,夫人准备上山拜佛,出发前在厨房做了一些炊饼,到时候给山上的僧人带去。
富商看见后,心中生出恶念,就在饼上洒下砒霜粉。没想到,富商的小儿子以为父亲在上面撒了糖粉,便趁着父亲不注意偷吃了炊饼。等夫人发现时,小儿子已经成了一具冰冷的尸体。
但富商的厄运还没有结束,他的夫人因为伤心过度,在房中熏炭寻死。房间走火,富商的房子和钱财都一并烧了个一干二净。
这样,富商流落街头巷尾,成了一个可怜的乞丐。
心有深渊,生活处处都是陷阱。
正如王阳明所说: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恶莫深于袭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耻,四者备而祸全。
老天要降下灾祸之前,一个人身上必然是有所征兆的。
当他作恶却不知恶,有罪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丧失了基本的良知,将世间所有的恶业都聚齐时,那么接下来他就会与所有的厄运相遇。
生命中的所有遇见,都与你的为人息息相关。
心中带恶,做出来的任何事,都发着罪恶的腐臭味;心中怀善,即便什么都不做,周围的磁场也自带温暖。
与恶念相伴,所遇皆丑恶;与良知同行,所遇皆美好。
往后余生,愿你我但行好事,莫问前程,靠近生命的善良,远离人性的阴暗,过上想要的生活。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4-5-16 05:44
谢谢分享!




----------------------------------------------

佑天佑地佑人 送福送禄送寿
看经典美图到三晋!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4-5-17 09:49
谢谢分享!




----------------------------------------------

佑天佑地佑人 送福送禄送寿
看经典美图到三晋!



发新帖 新投票
 回帖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快速回复主题
你的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只要30秒)


使用个人签名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贴文发布前,请确认贴文内容完全由您个人创作或您得到了版权所有者的授权。版权声明
   



Processed in 0.022629 s, 8 q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