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帖  新投票  回帖  关闭侧栏
3012个阅读者,2条回复 | 打印 | 订阅 | 收藏
隐身或者不在线

发表时间:2024-5-14 15:53

“知止”,安身立命的不败之道



千年飞山 发表在 荷韵轻香|散文 华声论坛 https://bbs.voc.com.cn/forum-5-1.html

“知止”,安身立命的不败之道

文|千年飞山

墨子说:“知止,则日进无疆,反者,道之动。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处世悬镜》也有云:“止为智”。

全则必缺,极则必反,盈则必亏,止则能进。所以说,“止”,才是人生的最高智慧;“知止”,才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说起唐玄宗李隆基,天下无人不知,但若说起他的大哥李宪,知道的人就没有几个了。

其实,李宪很值得一说,他的为人处世和生活态度对我们很有启示。

图片

李宪是唐睿宗李旦六个儿子中的长子,其他五子均为妃子和宫女所生,唯独李宪是肃明皇后生的,可谓真正的“根正苗红”。

睿宗景云元年(公元710年),李旦在三子李隆基的拥立下,再次登上帝位。此时,立谁为太子,唐睿宗却犯难了。

立李隆基吧?但李宪是嫡长子,且在六岁时就已被立为太子;立李宪吧?可李隆基立下大功,这才有了自己的皇位。

左右为难之际,李宪说话了,他以“臣今敢以死请”的决心,“累日涕泣,言甚切至”,固请立李隆基为太子(见《旧唐书·李宪传》)。

玄宗先天元年(公元712年),李隆基又从太子位上顺利登基。

不久,权倾朝野的太平公主感到侄儿李隆基不是省油的灯,便以废庶立嫡之名,欲以李宪取而代之,但李宪仍不为所动。

那么,面对着锦绣江山和九五之尊的无限诱惑,李宪何以能如此淡定?因为他有自知之明!

图片

一方面,他知人知己。李宪非常清楚,李隆基英明果断,是干大事的料。

景云元年,李隆基以楚王兼潞州别驾的地方官身份,联手太平公主发动政变,杀了祸国殃民的韦后和安乐公主,力挽狂澜拯救了李唐。

先天元年,他又发动“先天政变”,诛杀了太平公主及其党羽,大唐迎来了中兴。

相比之下,李宪就没有这般魄力和胆略。

这一点,他十分清楚,故才斩钉截铁地对老爸说:和平时期应先立嫡长,国难之时则归有功,“若失其宜,海内失望,非社稷之福”。

常言道:知人难,知己更难,但李宪既知人又知己,故才有其理智、明智的让太子之举。

图片

另一方面,他知祸知止。历史上,因争夺太子或皇位而导致同室操戈的数不胜数,扶苏被逼自杀、卫太子全族遭屠、汉质帝八岁被毒死、杨勇被迫自尽……

李宪受过正规的皇家学堂教育,不可能不知道这些血案。

或许因历史久远印象不深,但以下几件他可是亲眼看到:堂兄李重福因争皇位失败而遭碎尸示众;堂兄李重茂做了几天傀儡皇帝后遭废黜,年仅二十岁便不明不白死在了贬地。至于祖爷爷血溅玄武门,虽未见但同样刻骨铭心。

假如李宪与三弟争太子进而争皇位,以李隆基的胆识和爱权,十有八九又会酿成一场宫廷血战,不知多少人要人头落地。

李宪深知其中的利害,故才毅然退出“竞争”,既保全了自己,也成就了“开元盛世”的佳话!

图片

实际上,古今中外,但凡懂得知止的功臣,大多结局良好,善始善终,比如范蠡、王翦、张良、萧何、郭子仪、汤和,等等。

而那些不懂得急流勇退的功臣,贪得无厌,过享其福,大都逃不过“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悲惨结局,比如白起、吕不韦、韩信、蓝玉、年羹尧,等等。

正如曾国藩说:“人生之善止,可防危境出现,不因功名而贪欲,不因感极而求妄。”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从而得以善终,成为“千古一完人”。

咸丰二年(1852年)11月,曾国藩正式创办湘军,历经千辛万苦,艰苦奋战近12年,直至同治三年(1864年)7月,湘军终于攻破天京。

这时,曾国藩及其湘军的声名也达到了巅峰,曾国藩被朝廷加封太子太保、一等侯爵,世袭罔替,并赏戴双眼花翎。曾国荃也因功赏太子少保衔,封一等威毅伯,赐双眼花翎。

大家都在为胜利而满怀欢喜的时候,曾国藩却忧心忡忡,因为他深知功高震主的道理。

图片

况且,清朝统治者一直对湘军不放心,正如咸丰皇帝临终前所说:“去了半个洪秀全,来了一个曾国藩”。

心狠手辣的慈禧太后也小心提防着曾国藩,稍有风吹草动,就会派大军剿灭整个湘军。

在这种复杂的历史背景下,曾国藩冷静思考,竟然主动向清廷奏准裁撤湘军25000人,且首先裁撤曾国荃的湘军。

慈禧太后当然很高兴地答应了,并对曾国藩刮目相看,继续对其委以重任,许以高官厚禄。

曾国藩及其家族避免了功高震主的悲剧,这都得益于他知止的大智慧。

在这世上,无论做什么,都是知足者多福,贪心者福浅!

明明已经拥有很多了,却还是不想停下来,继续一味索求,贪得无厌,直到泥足深陷,待到幡然醒悟想要回头时,才发觉为时已晚。

图片

企业家李嘉诚曾说过:“知利之止,知欲之止,为知人生之成局”。

他一生都是按《止学》的要义身体力行,甚至将“知止”二字高悬于办公室的醒目之处,时刻警惕自己,才让自己一直屹立不倒。

商人之财,多败在“不知止”上,总想以贪婪之心,占尽天下大小之利,大有满盘皆收、赢家通吃的冲动。

传奇商人胡雪岩中年发达,但晚景凄惨,生意衰败,最后被官府抄家,在一贫如洗、惶惶不可终日中死去。

而与胡雪岩齐名的韩国商人林尚沃,比胡雪岩大44岁,结局却截然不同。

林尚沃从事当时最赚钱的人参、貂皮生意,很快成为朝鲜首富,并被封为三品官员。林尚沃巅峰时刻,完美谢幕,千金散尽,复归农事,悟“商道”而成佛。

林尚沃和胡雪岩生活在同一时代,都是富可敌国,都是红顶商人。一个“不知止”,一个“知止”,人生智慧的“一步之遥”,导致了命运的天壤之别。

图片

所以,真正的聪明人,都懂得知止,才不会在鼎盛之时跌入低谷。

曲阜孔府内院墙上画有一个叫“四不像”的怪物,龙头、狮尾、驴蹄和麒麟身。

据说,世上本没有这种东西,它是孔圣人为教育后代想出来的。

这个怪物,经不住外界的诱惑,看见宝贝就想夺,先后抢了8种宝贝,却仍不满足,张着血盆大口要去吞太阳,结果掉进汪洋大海,丢了性命。

人生在世,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诱惑,如何在这些诱惑面前立于不败之地?

“四不像”的故事告诉我们:必须要学会知止,及时收手!

《史记》说:“欲而不知止,失其所以欲;有而不知足,失其所以有。”

每个人都有欲望,但当行则行、当止即止,才能避祸就福,才是安身立命的不败之道!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4-5-15 07:45
谢谢分享!




----------------------------------------------

佑天佑地佑人 送福送禄送寿
看经典美图到三晋!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4-5-16 05:43
谢谢分享!




----------------------------------------------

佑天佑地佑人 送福送禄送寿
看经典美图到三晋!



发新帖 新投票
 回帖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快速回复主题
你的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只要30秒)


使用个人签名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贴文发布前,请确认贴文内容完全由您个人创作或您得到了版权所有者的授权。版权声明
   



Processed in 0.025367 s, 8 q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