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帖  新投票  回帖  关闭侧栏
1618个阅读者,2条回复 | 打印 | 订阅 | 收藏
隐身或者不在线

发表时间:2023-8-4 05:33

请将老年建筑纳入小区建设计划[讨论]



高致贤 发表在 荷韵轻香|散文 华声论坛 https://bbs.voc.com.cn/forum-5-1.html

高致贤
每天清晨和傍晚,住宅小区的老人们,都会自然集中至本小区花园草地上:或唱歌跳舞,或打牌下棋,或打拳舞剑,或吹牛聊天,或互叙衷肠……,玩得热热乐乐。可是,每逢雨天,大多数老人们就只好各自龟缩在家。为什么呢?不少小区没有老人们避雨的集体活动场所。
在小区内生活时间最多的是老人:白天,青壮年上班、青少年读书、幼儿也上了幼儿园,家中只有老人了。老人们在家无什么事干,守着“空巢”也无聊,总想找同龄段的人们唠叨唠叨,可城市又无串门习惯,即使邻居相约打牌,一般只有几人活动,与小区内的老人相比,简直微乎其微。要多约几个人玩玩呢,没有避雨的集体活动场地,只好闷坐家中,困守孤寂。有的老人受不了啦,宁愿放弃城市优越的物质生活,也要打道回到家乡,何也?吃饱穿好并不等于幸福,老人害怕孤寂,需要充实的精神生活,还考虑后事有无地方处理。
随着全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迅速加深,城市老年人,尤其是农村到城市,或小城镇到大、中城市养老的人越来越多。如何安排老人的晚年生活,如学习、娱乐等集体活动,已属势在必行了。然而,据我所知,很多像深圳这样的城市也尚未将老年公共活动场所,尤其是社区养老设施纳入小区建设,甚而未纳入社区建筑规划。据说,原因是:小区幼儿园、学校的建筑用地都有政策优惠了,而老年建筑尚未获得政策倾斜:地皮没有政策优惠,设施没有纳入规划设计,故不少住宅小区建起幼儿园,中、小学校——这是对的,但没有养老院(室、所)和老年集体活动场地等建筑。老人一旦出现意外,连个“太平间”都没有,这是不是一种决策上的欠缺?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关心老人的今天,就是关心青年的明天。希望国土、建设、规划等政府有关职能部门,重视小区建筑中的老年设施,将老年建筑纳入城镇社区的建设规划提上议事日程,加以实施,以迎接我国人口老龄化“银色浪潮”的挑战!
2006.7.30.

[本帖最后由 审核员 于 2023-08-04 08:39 编辑]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3-8-5 08:37
谢谢分享!




----------------------------------------------

佑天佑地佑人 送福送禄送寿
看经典美图到三晋!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3-8-5 15:28
人口老龄化是必然,高老建议不错




----------------------------------------------
滴水穿石,不是力量大,而是功夫深。
发新帖 新投票
 回帖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快速回复主题
你的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只要30秒)


使用个人签名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贴文发布前,请确认贴文内容完全由您个人创作或您得到了版权所有者的授权。版权声明
   



Processed in 0.027439 s, 8 q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