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帖  新投票  回帖  关闭侧栏
1816个阅读者,2条回复 | 打印 | 订阅 | 收藏
隐身或者不在线

发表时间:2023-7-10 18:07

《王祯农书》农桑通诀集1牛耕起本蚕事起本诗解



达性畅情 发表在 国学问答|国学 华声论坛 https://bbs.voc.com.cn/forum-59-1.html

《王祯农书》农桑通诀集1牛耕起本蚕事起本诗解

题文诗:
尝闻古之,耕者用耒,耜以二耜,为耦而耕,

皆人力也.三代以来,牛但奉祭,享賔驾车,

犒师而已,未及于耕.及至春秋,之间始有,

牛耕用犁.山海经曰:后稷之孙,叔均始作,

牛耕是也.故孔子有,犁牛之言,弟子冉耕,

而字伯牛.礼记吕氏,月令季冬,出土牛示,

农耕早晚,其例见此,后世因之,皆赖其力,

然牛之有,功于世反,不如猫虎,列于蜡祭,

典礼不牛,实有阙也.尝考之牛,之有星在,

二十八宿,丑位其由,来著矣谓,牛生于丑,

宜以是月,致祭牛宿,及令各加,蔬豆飬牛,

以备春耕,请书为式,以示重本,本立道生.
黄帝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生而神灵,

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聪明;神农氏衰,

诸侯相侵,伐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

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賔从而惟,

蚩尤最暴,乃挥师杀,蚩尤垂衣,裳天下治.

易系辞曰:神农氏没,黄帝尧舜,作通其变,

使民不倦,垂衣裳而,天下治葢,取诸乾坤.

黄帝元妃,西陵氏始,劝蚕事月,大火浴种,

夫人副袆,而躬桑乃,献茧称丝,织絍之功,

因之广织,以供郊庙,之服所谓,黄帝垂衣,

裳而天下,治葢由此.然帝始置,宫室后妃,

乃得育蚕,是为起本,西陵氏曰,儽祖黄帝,

元妃淮南,王蚕经云:西陵氏劝,蚕稼亲蚕,

始此皇圗,要览有云:伏羲化蚕,西陵飬蚕,

礼记月令,季春后妃,斋戒享先,蚕而躬桑,

以劝蚕事,周礼天官,内宰中春,诏后帅内,

外命妇始,祭蚕北郊.上古有蚕,丛帝无文,

可考葢古,者蚕祭皆,无主名至,后周乃坛,

祭先蚕以,黄帝元妃,西陵氏始,是为先蚕,

歴代因之.尝谓天驷,为蚕精也,元妃西陵,

始蚕实为,要典若夫,汉祭菀窳,妇人寓氏,

公主蜀有,蚕女马头,娘又有谓,三姑乃为,

蚕母者此,皆后世之,溢典也然,古今所立,

像而祭不,可遗阙故,并附之蚕,有功于人,

万世永頼,注于祀典,以示报本,后之防衣,

被之徳者,其岂可不,知所本耶?尝撰蚕事,

祭文二篇,以为祈报,之礼其文,见农器谱.

报本返始,不忘所由,桑蚕初祖,慎终追远.


  【原文】  牛耕起本
  尝闻古之耕者,用耒耜以二耜为耦而耕,皆人力也。三代以来,牛但奉祭享賔驾车犒师而已,未及于耕也,至春秋之间,始有牛耕用犁,山海经曰:后稷之孙叔均始作牛耕是也,故孔子有犁牛之言,而弟子冉耕字伯牛,礼记吕氏月令季冬,出土牛示农耕早晚,其例见如此,后世因之,皆頼其力,然牛之有功于世,反不如猫虎列于蜡祭,典礼实有阙也,尝考之牛之有星,在二十八宿丑位,其来着矣,谓牛生于丑,宜以是月致祭牛宿,及令各加蔬豆飬牛,以备春耕,请书为定式,以示重本,

【原文及注】 牛耕起本

尝闻古之耕者用来耜,以二耜为耦而耕,皆人力也。三代以来,牛但奉祭、享宾、驾车、犒师而已,未及于耕也。至春秋之间,始有牛耕用犁,《山海经》日:“后稷之孙叔均,始作牛耕”,是也。故孔子有“犁牛”之言,而弟子冉耕字伯牛。《礼记》、《吕氏》钥令》:季冬“出土牛”,示农耕早晚。其例见于此。后世因之,皆赖其力。
然牛之有功于世,反不如猫虎列于蜡(zha诵音炸)祭,典礼实有阙也。尝考之,牛之有星,在二十八宿丑位,其来著矣。谓牛生于丑,宜以是月致祭牛宿,及令各加蔬豆养牛,以备春耕。请书为定式,以示重本。

【译文】

听说古人耕地用来耜,是两人用耜相并而耕,都是用人力的。夏、商、周三代,牛只是用于祭祀宴请贵宾.拉车和慰劳军队,是没有用去耕地的。到春秋年间,才有用牛拉犁耕地,这就是《山海经》说的后稷裔孙,名叫“叔均四,开始用牛耕地”。因此,孔子有“犁牛”的话国,他的学生冉耕,表字叫伯牛。《礼记》和《吕氏春秋》里面的《月令》,都说十二月“作土牛”,提醒人们牛耕的时候。这些都是牛耕的证例。后代沿用着,[种庄稼]都靠牛的力量。
然而,牛是这样对人类有功。可蜡祭时反而不如猫和虎都有它们的份固,[就是不祭牛),祭典上实在是有缺漏的。经过考查,天上的牛宿在二十八宿的丑位,它的来历早就彰明较著了。牛既然“生”在丑辰,就该在[(十二月建丑)这个月祭祀牛宿,并且命令各家多加菜、豆喂饲耕牛,以备春耕之用。希望订立规则,表明重视农耕的根本。
【注释】
①两人用耜松并而耕:这就是所谓“耦耕"。古时有人解释是两耦邦并而耕,如东汉郑玄(127- -200)注《周礼.考工记.匠人说“两人并发之。"唐代颜师古(581--645)注《汉书●食货志上>也说:“并两粉而耕."但枫耕你解说历来纷歧很多,至少有六七种之多,莫衷-是.不过正祯还是沿费郑、颤之说,也说:“ 两人合二耜而耕。”《农桑通诀二.垦耕篇》)所以这是作这样的语泽。

(2)《山海经》,古代地理著作,不是一时一人所写,主要是战国时人的作品。叔均,传说是后稷的儿子。成说是孙子。比春秋时要早十多个世纪。这重把他拉晚到春驮时代,作为后稷的远世渐孙是王祯承裴南宋周必人(1126-1204)的调法。

(3)犁牛,一般解释是杂色的牛。而犁和牛联系起来作为耕牛解释是富来周此大的见解。

(4)礼记:偶家陉典著作之-. .松俊四汉时藏圣编定。《吕氏奋秋》。战国末吕不韦(一前255)集合门容写威的书。是杂家著速的代表作之一。以儒道思想为主,兼及名。法,基、农各家言论。有东汉求高骋性本。

⑤蜡祭。古代十二月桑和百神的祭名。就是《礼记.郊特牲)所谓“合泉万物而索精之”。猫據田鼠。脱指野的。保护庄像。所骏蝴蜓时升恭猫,虎之神,但是没有整中的。


【原文】 蚕事起本
  黄帝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防而徇齐,长而聪明,神农氏衰,诸侯相侵伐,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賔从,而蚩尤为最暴,乃徴师杀蚩尤,垂衣裳而天下治,易系曰: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垂衣裳而天下治,葢取诸乾坤(按黄帝元妃西陵氏。始劝蚕事月大火而浴种,夫人副袆而躬桑,乃献茧称丝织絍之功,因之广织以,供郊庙之服,所谓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葢由此也,然黄帝始置,宫室后妃乃得育蚕是为起本)

西陵氏曰儽祖,为黄帝元妃,淮南王蚕经云:西陵氏劝蚕稼亲蚕始此,皇圗要览云:伏羲化蚕,西陵氏飬蚕,礼记月令季春:后妃斋戒享先蚕而躬桑以劝蚕事.周礼天官内宰:中春诏后帅,内外命妇始祭蚕于北郊【蚕于北郊以纯隂也】上古有蚕丛帝,无文可考,葢古者蚕祭皆无主名,至后周坛祭先蚕,以黄帝元妃西陵氏为始,是为先蚕歴代因之,尝谓天驷为蚕精,元妃西陵氏始蚕,实为要典,若夫汉祭菀窳妇人,寓氏公主蜀有蚕女,马头娘又有谓三姑,为蚕母者,此皆后世之溢典也.然古今所立像而祭不可遗阙,故并附之,夫蚕之有功于人,万世永頼注于祀典,以示报本,后之防衣被之徳者,其可不知所本耶!尝撰蚕事祭文二篇,以为祈报之礼,其文见农器谱.

【原文及注】蚕事起本

“黄帝,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聪明。”神农氏衰,诸侯相侵伐,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为最暴,乃征师杀蚩尤。“垂衣裳而天下治”。易●系日:“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
按:黄帝元妃西陵氏始劝蚕事。月大火而浴种,夫人副神(hi音灰)而躬桑,乃献茧称丝。级王之功因之广,织以供郊庙之服。所谓“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盖由此也。然黄帝始置宫室,后妃乃得育蚕,是为起本。
西陵氏曰嫘祖,为黄帝元妃。惟南王蚕经》云:“西陵氏劝蚕稼,亲蚕始此。”《皇图要览》云:“伏羲化蚕,西陵氏养蚕。”《礼记●月邻:季春,“后妃斋戒,享先蚕而躬桑,以劝蚕事。”《周礼●天官●内宰》:“中春,诏后帅内外命妇,始祭蚕于北郊。”蚕于北郊,以纯阴也。上古有蚕丛帝,无文可考。盖古者蚕祭皆无主名,至后周坛祭先蚕,以黄帝元妃西陵氏为始,是为“先蚕”。历代因之。
尝谓天驷为蚕精,元妃西陵氏始蚕,实为要典。若夫汉祭菀窳(或音予)妇人、寓氏公主,蜀有蚕女马头娘,又有谓三姑为蚕母者,此皆后世之溢典也。然后世所传,立像而祭,不可遗缺,故并附之。夫蚕之有功于人,万世永赖,注于祀典,以示报本,后之蒙衣被之德者,其可不知所本耶?
尝撰蚕事祭文二篇,以为祈报之礼。其文见《农器谱》。

【译文:】

蚕事起本
“黄帝,少典的几子,姓公孙,名明轩辕。生下来就很神异,婴儿时就会说话,幼年时智想灵敏,长大了聪明过人。”当时神农氏衰弱,诸侯之间互相杀伐,神农氏没有能力征服。于是黄帝就练兵习武,讨伐不服从的,请侯这才部来翱负臣服。可是蚩尤最为翅摹,便又征调军队杀了蚩尤。于是“垂衣裳而天下大治"(1)。《周易系辞》,说,“神农氏死亡,黄帝、尧,舜相继兴起,变通者革旧而创新,使人民振作有奔头。.... 垂衣囊饰天下大治,这是取法于阴阳。”
按:黄帝的元妃西陵氏,开始功导人民养蚕。二月里裕蚕种:[三月里,夫人戴副饰、穿棉衣田,亲白采桑: 蚕结茧了」于是歐上萬,细成丝, 称定分量。织絍的功用从此推广,用来积成繁天祭祖庙的礼服。所谓“黄布骑衣袭而天下大治",看来从这时开始不过,黄帝才下始建置宫室,后纪因此才得养置,这是蚕事的起源。

西陵氏名叫儽祖,是黄帝元妃。《谁南王蟹经)说:“西酸氏倡导养蛋,[皇后]亲自养蛋,从这开始。《皇團要览上说:“伏羲氏化蚕,西陵氏养蟹。《礼记.月令》说:三月,“后妃斋戒,察祀先蛋,亲自采泰,以此劝勉百姓养蚕。"《周礼●天官●内宰》说:“二月,讯命电后率领内外命妇田,在[京城]北郊开始养蚕。”。上古时候有蚕丛帝⑨,今已无可查考。古时黎祀置神都没有一定的神主,到北周( 557-581 )时筑坛桑祀最先养蚕的人,才将黄帝元妃西陵氏列为始祖,这就是“先蚕”。 历代沿袭着不变。
我曾经说过,天隅是蚕精,元妃西陵氏开始养蛋, (后世祭祀她],实在是重要的祀典。至于汉代的祭祀范窳妇人、离氏公主,蜀地的繁祀蚕女名叫马头娘的,又有说三姑是蚕母的,这些都是后世增避的祀典。不过后世习俗相传。立个神像祭祀它,也不可遗缺,所以一并附记在这里。总之,蚕有功于人民,为万世.所依赖,把它列入祀典,为了表示报本,那末,后世绸扩庇体的受惠者,可以不知道衣着的本源吗?
我曾经写过祭置神的文辞二篇,作为新、报的礼文。该文载在《农器图请》中心。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3-7-12 00:07
谢谢分享!




----------------------------------------------

佑天佑地佑人 送福送禄送寿
看经典美图到三晋!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3-7-12 00:07
谢谢分享!




----------------------------------------------

佑天佑地佑人 送福送禄送寿
看经典美图到三晋!



发新帖 新投票
 回帖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快速回复主题
你的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只要30秒)


使用个人签名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贴文发布前,请确认贴文内容完全由您个人创作或您得到了版权所有者的授权。版权声明
   



Processed in 0.029441 s, 8 q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