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帖  新投票  回帖  关闭侧栏
隐身或者不在线

发表时间:2023-7-4 16:49

《论衡》卷35量知篇2儒生抱道贸禄立功致化文吏无抱文吏不学世教所以无核



达性畅情 发表在 国学问答|国学 华声论坛 https://bbs.voc.com.cn/forum-59-1.html

王充《论衡》卷35量知篇诗解2儒生抱道贸禄立功致化文吏无抱文吏不学世教所以无核

题文诗:
或曰文吏,笔札之能,治定簿书,考理烦事,

虽无道学,筋力材能,尽于朝庭,此亦报上,

之效验也.吾曰此有,似于贫人,负官重债,

贫无以偿,身为官作,债乃毕竟.夫官之作,

非屋庑则,筑墙壁也.屋庑则用,斧斤墙壁,

则用筑锸.荷斤斧把,筑锸与彼,握刀持笔,

何以殊哉?若苟谓治,文书者报,上之效验,

此则治屋,庑墙壁之,人亦报上.俱为官作,

刀笔斧斤,筑锸钧也.抱布贸丝,交有易无,

各得所愿.儒生抱道,贸禄文吏,而无所抱,

何用贸易?农商殊业,所畜之货,货不可同,

计其精粗,量其多少,其出溢者,名曰富人.

富人在世,乡里愿之.先王之道,非徒农商,

之货者也,其为长吏,立功致化,非徒富多,

出溢之荣.且儒生业,岂徒出溢!其身简练,

智虑光明,见是非审,尤可奇也.蒸所与众,

山材干同,伐以为蒸,熏以火力,烟热究浃,

光色泽润,焫之于堂,其耀浩广,乃由火灶,

之效加也.绣之未刺,锦之未织,恒丝庸帛,

何以异哉?加五彩巧,施针缕饰,文章炫耀,

黼黻华虫,山龙日月.学士有文,章之学犹,

丝帛之有,五色之巧.儒生本质,不能相过,

学业积聚,超逾多矣.物实无中,核者谓郁;

无刀斧之,断者谓扑.文吏不学,世之教所,

以无核也.郁扑之人,孰与程哉?制骨曰切,

象牙曰瑳,做玉曰琢,作石曰磨,切瑳琢磨,

乃成宝器.人之学问,智能成就,犹骨象玉,

切磋琢磨,虽欲勿用,贤君舍诸?孙武阖庐,

世之善用,兵者倘或,学其法者,战则必胜.

不晓什佰,之阵不知,击刺术者,强使之军,

军覆师败,无其法也.儒生学道,是非分明,

以道驭术;文吏务事,舍义逐利,以术御道.

   【原文】

  35·3或曰:“文吏笔札之能(1),而治定簿书,考理烦事,虽无道学,筋力材能尽于朝庭(2),此亦报上之效验也。”曰:此有似于贫人负官重责(3),贫无以偿,则身为官作(4),责乃毕竟(5)。夫官之作,非屋庑则墙壁也(6)。屋庑则用斧斤(7),墙壁则用筑锸。荷斤斧,把筑锸,与彼握刀持笔何以殊?苟谓治文书者报上之效验,此则治屋庑墙壁之人亦报上也。俱为官作,刀笔、斧斤、筑锸钧也。抱布贸丝,交易有亡(8),各得所愿。儒生抱道贸禄,文吏无所抱,何用贸易?农商殊业,所畜之货,货不可同,计其精粗,量其多少,其出溢者名曰富人。富人在世,乡里愿之。夫先王之道,非徒农商之货也,其为长吏立功致化,非徒富多出溢之荣也。且儒生之业,岂徒出溢哉!其身简练(9),知虑光明(10),见是非审,尤可奇也。

  【注释】

  (1)笔札:书信。这里指文书,章奏。
  (2)庭:通“廷”。
  (3)责(hài债):同“债”。
  (4)官作:汉代指为官府服劳役。
  (5)毕竟:终了。
  (6)庑(wǔ伍):古代高堂下四周的走廊和廊屋。
  (7)斤:斫木的斧,横刃,样子像锄头。
  (8)亡(wú无):通“无”。(卓注:应为“交有易无”;四民分业,交能易作)
  (9)简练:磨练。这里是锻炼,考验的意思。
  (10)知:通“智”。

  【译文】

 有人说:“文吏有写文书、章奏的能力,而且能处理好公文,研究和处理烦杂的事务,即使没有学习先王之道,但筋力才能都为朝廷用尽,这也是报答长吏的证明。”我说:这有点像穷人欠了官府很多债,由于贫穷无法偿还,就亲自去为官府服劳役来抵债,这样债才能还清。给官府服劳役,不是盖房子就是筑墙壁。盖房子则用斧斤,筑墙壁则用筑锸。扛斤斧,把筑锸,与那握刀拿笔有什么两样呢?假如说能处理文书就是报答长吏的证明,那么这些建造房屋墙壁的人也算报答了长吏。都是替官府服役,刀笔、斧斤、筑锸的作用是一样的。用布换丝,交换有无,各自得到希望的东西。儒生用先王之道换俸禄,文吏没有交换的东西,拿什么来交换呢?农、商是不同的行业,所积储的货物,不应该一样,盘算下它们的精粗,计算下它们的多少,要是它们远远超出别人就被称叫富人。富人在社会上,同乡的人都很羡慕他们。其实先王之道,不仅仅是农商那点货物,它能帮助长吏建立功绩和进行教化,不仅仅是财富多能远远超过别人的那点荣誉。况且儒生的事业,岂只是在数量上超过别人呢!他们自身锻炼,心地光明,看得清是非,这些特别值得珍贵。

  【原文】

  35·4蒸所与众山之材干同也(1),代以为蒸(2),熏以火。烟热究浃(3),光色泽润,焫之于堂(4),其耀浩广,火灶之效加也。绣之未刺,锦之未织,恒丝庸帛,何以异哉?加五彩之巧(5),施针缕之饰,文章炫耀(6),黼黻华虫(7),山龙日月。学士有文章之学(8),犹丝帛之有五色之巧也。本质不能相过,学业积聚,超逾多矣。物实无中核者谓之郁,无刀斧之断者谓之扑(9)。文吏不学世之教,无核也。郁扑之人,孰与程哉(10)?骨曰切,象曰瑳,玉曰琢,石曰磨,切瑳琢磨,乃成宝器。人之学问知能成就,犹骨象玉石切磋琢磨也。虽欲勿用,贤君其舍诸?孙武、阖庐,世之善用兵者也。知或学其法者(11),战必胜。不晓什伯之阵(12),不知击刺之术术者,强使之军,军覆师败,无其法也。
  【注释】
  (1)蒸:把木材、麻杆经过加工用来照明的东西叫做蒸。
  (2)代:根据文意,疑是“伐”形近而误。
  (3)究:穷尽。浃(jiā加):透彻。
  (4)焫(ruò若):点燃。
  (5)巧:美好。这里指精致的花纹。
  (6)文章:这里指花纹图案。
  (7)黼黻(fǔfú斧服):黑白相间的“斧”形图案称黼,青黑相间的“亚”形图案称黻。华虫:指野鸡形图案。

  (8)之学:根据文意,两字疑是衍文。《太平御览》卷八五、《初学记》卷二七引《论衡》文无“之学”二字,可证。
  (9)断:根据文意,疑是“斲(huó拙)”形近而误。斲:砍削,加工。
  (10)程:衡量。这里是比较的意思。
  (11)知:根据文意,疑是“如”形近而误。
  (12)伯:通“佰”。什佰:古代军队的一种编制,十人为“什”,百人为“佰”。什佰之阵:这里是列队摆阵的意思。

  【译文】
 “蒸”与山上的树干是同样东西,伐木做蒸,拿火来烤,用烟火的热量把它全部烤透,于是光泽色润,在堂屋里点亮它,光芒照耀得很广阔,这是火灶的效用施加于它的缘故。绣没有刺,锦还没有织,跟普通的丝帛,有什么两样呢?刺上五颜六色精致的花纹,用针和丝线绣上各种装饰图案,花纹图案绚丽多彩,有斧形、“亚”形、野鸡以及山、龙、日、月等许多图案。学士有文采,就像丝帛刺上五颜六色精致的花纹一样。其实学士的本质不会超过一般人,但学问积累以后,就超过很多了。植物的果实没有内核叫做郁,没有用刀斧加工过的木材叫做朴。文吏不学经书上教的东西,就跟果实没有内核一样。这种像“郁朴”的人,能与谁比呢?制骨器要切,作像牙器要瑳,造玉器要琢,做石器要磨,经过切磋琢磨加工,才能成为珍贵的器物。人学问知识才能的形成,就像骨器、象牙器、玉器、石器要经过切、切、琢,磨加工才能成就一样。有了这种才能,即使自己想不被任用,贤明的君主又怎么肯舍弃他呢?孙武与吴王阖庐,都是世上善于用兵的人,如果有人学会了他们的兵法,打仗一定会胜利。不懂得列队摆阵,不知道搏击刺杀方法的人,强行让他指挥军队,军队就会失败覆灭,这不是孙武、阖庐的用兵方法。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3-7-6 06:56
谢谢分享!




----------------------------------------------

佑天佑地佑人 送福送禄送寿
看经典美图到三晋!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3-7-6 06:56
谢谢分享!




----------------------------------------------

佑天佑地佑人 送福送禄送寿
看经典美图到三晋!



发新帖 新投票
 回帖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快速回复主题
你的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只要30秒)


使用个人签名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贴文发布前,请确认贴文内容完全由您个人创作或您得到了版权所有者的授权。版权声明
   



Processed in 0.024045 s, 8 q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