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帖  新投票  回帖  关闭侧栏
隐身或者不在线

发表时间:2023-5-11 16:30

《鬻子》卷下2仁信和道帝王之器不用不成有别有义有教有道有理政正慎诛



达性畅情 发表在 国学问答|国学 华声论坛 https://bbs.voc.com.cn/forum-59-1.html

《鬻子》卷(下)诗解2仁信和道帝王之器不用不成有别有义有教有道有理有数政正慎诛赏

题文诗:

道符五帝,三王传政,甲第五夫,国者卿相,

世贤有之,有国无国,智者治之,智者其非,

一日之志,治者亦非,一日之谋.治志治谋,

在于帝王,然后民知,所保所避.发教施令,

为天下福,者谓之道,上下相亲,谓之和也,

民不求而,得所欲谓,之信除去,天下之害,

谓之仁也.仁之与信,和之与道,帝王之器.

凡万物皆,有器故欲,有为而不,行其器者,

虽欲有为,不成诸侯,之欲王者,亦然不用,

帝王之器,者则不成.汤政汤治,天下理七:

天地辟而,万物乃生,万物生而,人为政焉.

无不能生,而无杀也.唯天地之,所以能杀,

人不能生,人化为善,兽化为恶.人而不善,

者谓之兽,有天然后,有地有地,然后有别,

有别然后,有义有义,然后有教,有教然后,

有道有道,然后有理,有理然后,有数而日,

有冥有旦,有昼有夜.然后以为,数也而月,

一盈一亏,月合月离,以数纪也,四者皆陈,

以为数治.政者卫也,始终谓卫.卫之以正,

正道始终,善始善终,能始能终.情生万物,

万物有情,有善有恶,为善去恶.鲁周公六:

慎诛昔者,鲁周公使,康叔往守,于殷戒曰:

与杀不辜,宁失有罪.无有无罪,而见诛也,

无有有功,而不赏也.戒之哉封!诛赏慎焉.


2.7 道符(五帝三王传政甲第五)
【原文】


夫国者、卿相世贤者有之,有国无国智者治之,智者非一日之志,治者非一日之谋。治志治谋,在于帝王,然后民知所保而知所避。发教施令为天下福者谓之道,上下相亲谓之和,民不求而得所欲谓之信,除去天下之害谓之仁。仁与信,和与道,帝王之器。凡万物皆有器。故欲有为不行其器者,虽欲有为不成。诸侯之欲王者亦然,不用帝王之器者不成。

【分段解读】

夫君子将入其职,旭旭然如日初出。入,昭昭然,人保其福。既去,暗暗然,人失其教。此得政典符合之谓也。
夫国者,卿相世贤者有之。
有国则有卿相。贤德者,卿相之具;人与之,主用之。不贤者岂能用之哉?
有国无国,智者治之。
夫有国者,岂自宁、岂自乱也?所以安者,智谋之力也。
智者,非一日之志。
积功累业,行道不倦,以成其志。
治者,非一日之谋。
谋者,心思也。树德以为尚宽重道,修政作教以至诚平之咨。谋非一日之所能致也。
治志治谋,在于帝王,然后民知所保,
夫君上有道,化行于下,远近慕义,四境无虞,百姓淳和,盗贼屏息,故人知所安也。
而知所避。
富贵贫贱不相犯,仁义礼智由其门,无违政教,下民为福,是知所避也。
发教施令为天下福者,谓之道。
先之以博爱,陈之以德义,先之以敬让,道之以礼乐,不夺人时,不干人利,故得祸乱不作。为福之道,此之谓欤?
上下相亲,谓之和。
至德以教之,要道以治之,上下同心,是谓和矣。
民不求而得所欲,谓之信。
日出而作,日没而息,不劳于事,不苦烦苛,甘其食,安其居,、乐其业,此岂外求之哉?上有行道之君,是所政者可谓之大信矣。
除去天下之害,谓之仁。
兼爱万物,慈恻外施,至若成汤征葛伯、放桀于南巢,夏禹之别导山川、置立州国,故得天下免于慕乱,百姓宅其所居。仁远乎哉,斯至七也。
仁与信,和与道,帝王之器。
此四者,帝王有天下之器,所以乐推也。苟有违之,而天下离叛,非其所有也。
凡万物皆有器,
所用利之,是以为器;而违其用,岂得其器哉。
故欲有为不行其器者,虽欲有为,不成。
惟名与器不可假人。其所营为,必以其器用。得其器也,故和之;不行其器,于利远矣,岂有成哉。
诸侯之欲王者亦然,不用帝王之器者不成。
言天下之大,神器之重,非其王者,难以处之,王气而来,可以宰割。必行仁与信、和与道,然后可招怀万姓,奄有四维。西伯以敬让兴邦,南阳以七道得政,非其人也,岂妄成之哉。
2.8 汤政(汤治天下理第七)
【原文】


天地辟而万物生,万物生而人为政焉。无不能生而无杀也。唯天地之所以杀人不能生,人化而为善,兽化而为恶。人而不善者谓之兽,有天然后有地,有地然后有别,有别然后有义,有义然后有教,有教然后有道,有道然后有理,有理然后有数。曰有冥、有旦、有昼、有夜。然后以为数。月一盈一亏,月合月离以数纪,四者皆陈以为数治。政者、卫也,始终之谓卫。

【分段解读】

天地设而万物生,阴阳化而四时定。分别统理,为政之方;极于始终,可成法则也。
天地辟而万物生,
乾,其静也专一,其动也正直;坤,其静也翕敛,其动也开辟。是以广大而生万物也。
万物生而人为政焉。
政也者,所以正于天地也。言天地生万物不能相使,不能相制,须人以为政以正之。无其政也,则万物不理也。
无不能生而无杀也,
言天地能生而不能无杀。
唯天地之所以杀,人不能生。
天之能生,唯天杀之可也。夫唯天杀之,人岂生之哉?是不能生之也。
人化而为善,
万物之中,人其为贵,化而为善,理亦天常也。
兽化而为恶。
禀气以生,不有知饰,非人之类,岂不恶哉。
人而不善者,谓之兽。
人化而为善,是曰天常。今为不善者,与彼飞虚跖实亦何以异矣。
有天然后有地,
天在于上,地在于下,先天后地,理亦自然。
有地然后有别,
三才克定,万物区别。
有别然后有义,
夫妇之义着,君臣之义彰也。
有义然后有教,
百官立,政教行;父子存,家设教。所以效达于上也。
有教然后有道,
教迹逵既彰,约之以道;苟乖其道,物无以安。
有道然后有理,
事名各立而理自存。
有理然后有数。
名理既彰,以统之。夫数以一终十,乃至千万勺九九之数,天之运度,亦数之义也。
日有冥有旦,有昼有夜,然后以为数。
天有三百六十度,一日一度,三百六十日一周天;一日之中,昼夜百刻,以定之为数也。
月一盈一亏,月合月离以数纪。
一岁之中有十二月,一月有亏有盈。日月或合于次,或离于次,终于一岁。日穷于次,月穷于纪,星回于天,数将几终此。则日月星辰运行至十二月,皆周匝于故处。纪,犹会者也。
四者皆陈,以为数治。
春夏秋冬各统于一岁之日月也。此以上为政之道,当法则也。
政者,卫也。始终之谓卫。
政者,正也。所以正理天下,以为之?天周卫,始化之,终安之,无得之也。
2.9慎诛(鲁周公第六)
【原文】


昔者,鲁周公使康叔往守于殷,戒之曰:「与杀不辜,宁失有罪。无有无罪而见诛,无有有功而不赏。戒之!封!诛赏之慎焉。」

【分段解读】

刑法有伦,宜于时政;好生之德,理适典章。故明圣之资,辅成周室,诫劝之道,可得称言。国之大经,在于赏罚,二者或替,将何训焉?可为政先,故纪之为篇目矣。
昔者,
此昔者,往日之辞也。
鲁周公使康叔往守于殷,
康叔,周公母弟也,卫三监之地。殷人数叛,故使贤母弟王也。
戒之日:与杀不辜,宁失有罪。
人命所悬,理须详正;夫刑或滥,其何则焉?故不可轻杀不辜,宁可失于有罪。此亦宽仁之道也。
无有无罪而见诛,
罚而不明,虽刑不禁。言罚必施于有罪也。
无有有功而不赏。
赏而不明,虽赏不劝。言赏必加于有功也。
戒之,封,
重称戒者,所以示于殷勤。封,康叔名也。
诛赏之慎焉。
诛赏者,国之柄也。怒而加诛,未必当罪;喜而行赏,不必当功。且赏僭惧及于淫,诛滥则惧及于善。赏得其功则贤人以劝,罚得其辜则奸人以息。此不可不审慎之。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3-5-13 08:37
谢谢分享!




----------------------------------------------

佑天佑地佑人 送福送禄送寿
看经典美图到三晋!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3-5-13 08:38
谢谢分享!




----------------------------------------------

佑天佑地佑人 送福送禄送寿
看经典美图到三晋!



发新帖 新投票
 回帖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快速回复主题
你的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只要30秒)


使用个人签名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贴文发布前,请确认贴文内容完全由您个人创作或您得到了版权所有者的授权。版权声明
   



Processed in 0.024617 s, 8 q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