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帖  新投票  回帖  关闭侧栏
隐身或者不在线

发表时间:2023-5-4 18:11

贾谊《新书》卷39春秋4怀王好矜不让国破桓公割地诸侯心服叔敖埋蛇积德福致[原创]



达性畅情 发表在 国学问答|国学 华声论坛 https://bbs.voc.com.cn/forum-59-1.html

贾谊《新书》卷39春秋诗解4怀王好矜不让国破桓公割地诸侯心服胡亥败履叔敖埋蛇积德福致

题文诗:

楚怀王心,矜好高人,无道而欲,有伯王号.

铸金以象,诸侯人君,令大国之,王编而先,

马梁王御,宋王骖乘,周与召国,毕陈滕薛,

卫国中山,之君皆象,使随而趋.诸侯闻之,

以为不宜,故兴师而,伐之楚王,见士民为,

用之不劝,征役万人,掘国人墓.国人闻之,

于是振动,昼旅夜乱,齐人袭之,楚师乃溃.

楚怀王逃,适秦克尹,杀之西河,为天下笑.

好矜不让,不亦羞乎!昔齐桓公,之始伯也,

翟人伐燕,桓公为燕,北伐翟乃,至于孤竹,

返时而使,燕君复修,召公之职.齐桓公归,

燕君乃送,桓公所入,齐之地百,六十六里.

桓公问于,管仲曰礼,诸侯相送,固出境乎?

曰非天子,不出其境.桓公乃曰:然则燕君,

畏而失礼;吾恐后世,以吾为存,燕而欺之.

乃下车令,燕君还车,乃割燕君,所至与之,

遂沟以为,境而后去.诸侯皆闻,桓公之义,

口不言而,心皆服故,九合诸侯,莫不乐听,

扶兴天子,莫不劝从,诚退让人,孰弗戴也.

二世胡亥,之为公子,昆弟数人,秦王诏置,

酒飨群臣,乃召诸子,赐食先罢.胡亥下陛,

视群臣陈,履状善者,践败而去.诸子闻之,

莫不太息.及亥即位,皆知天下,之弃之也.

孙叔敖之,为婴儿也,出游而还,忧而不食.

其母问故,泣而对曰:今日吾见,两头蛇恐,

去死无日.其母问曰:今蛇安在?曰吾闻见,

两头蛇者,死吾也恐,他人又见,吾已埋之.

母曰无忧,汝之不死.吾昔闻之,有陰德者,

天报以福.人闻之皆,谕其能仁.及为令尹,

未治之而,国人信之.善有善报,鬼神者天.


【原文】

齐桓公之始伯也,翟人伐燕,桓公为燕北伐翟,乃至于孤竹,反而使燕君复召公之职。桓公归,燕君送桓公入齐地百六十六里。桓公问于管仲曰:“礼,诸侯相送固出境乎?”管仲曰:“非天子不出境。”桓公曰:“然则燕君畏而失礼也。寡人恐后世之以寡人为存燕而欺之也。”乃下车,而令燕君还车,乃割燕君所至而与之,遂沟以为境而后去。诸侯闻桓公之义,口不言而心皆服矣。故九合诸侯,莫不乐听,扶兴天子,莫不劝从,诚退让人,孰弗戴也。

【注释】

齐桓公之始伯也,翟人伐燕,桓公为燕北伐翟,乃至于孤竹,反而使燕君复召公之职:

《史记·燕召公世家》对这件事记录如下:
(燕庄公)二十七年,山戎来侵我,齐桓公救燕,遂北伐山戎而还。燕君送齐桓公出境,桓公因割燕所至地予燕,使燕共贡天子,如成周时职,使燕复修召公之法。
这段记录是说,燕庄公二十七年,山戎侵犯燕国,齐桓公去救援燕国,于是率兵北上讨伐山戎,然后回国。燕庄公送齐桓公出了燕国国境,齐桓公就把燕庄公所到的地方割让给了燕国,让燕庄公和诸侯一道向天子进贡,就像周成王时的召公那样尽职;又让燕庄公重新修明召公时候实行的法度。

【原文】

二世胡亥①之为公子,昆弟②数人,诏置酒飨群臣③,召诸子赐食先罢。胡亥下陛④,视群臣陈履状善⑤者,因行践败⑥而去。诸子闻之⑦,莫不大息⑧。及二世即位,皆知天下之弃之也。

【注释】

①二世胡亥:即秦二世,秦始皇少子,名胡亥,公元前210年至前207年为秦朝皇帝。

②昆弟:兄弟。

③飨群臣:以酒食招待群臣。飨:以酒食招待人。刘向《新序·杂事五》此条为“诏置酒飨群臣,召诸子,诸子赐食先罢。”意思是:“秦始皇下令摆洒席款待那些大臣,也召见他的儿子们,赐他们酒食,他的儿子们先吃完离开。”

④陛:宫殿的台阶。

⑤陈履:陈放鞋子。古人席地而坐,上殿堂前将鞋脱在阶前。状善:摆放得整齐。

⑥践败:踢乱。

⑦诸子:原误作“诸侯”,今据刘向《新序·杂事五》改。

⑧大息:太息,叹息。

【译文】

秦二世胡亥做公子时,有兄弟数人。秦王下诏置办酒肉招待众大臣,皇帝召几个皇子赐给酒食后先回去。胡亥走下台阶,看到群臣鞋子摆放得整整齐齐的样子,便趁走过之机踩得乱七八糟才离开。秦始皇其他儿子听说这件事,没有不感慨叹息的。等到秦二世胡亥当了皇帝,大家都知道天下人要背弃他。


【原文】

孙叔敖之为婴儿也,出游而还,忧而不食。其母问其故,泣而对曰:“今日吾见两头蛇,恐去死无日矣。”其母曰:“今蛇安在?” 曰:“吾闻见两头蛇者死,吾恐他人又见,吾已埋之也。”其母曰:“无忧,汝不死。吾闻之:‘ 有陰德者,天报以福。’” 人闻之,皆谕其能仁也。及为令尹,未治而国人信之。

【释义】 春秋时,楚人孙叔敖年少而仁,遇两头蛇,怕别人重见丧生,杀蛇埋之,时人认为他积阴德得善报。

【译文】

孙叔敖幼年的时候,曾经游玩时,看见一条长着两个头的蛇,便杀死它并且埋了起来;他回到家里就哭起来。母亲问他为什么哭,孙叔敖回答道:“我听说看见长两只头的蛇的人必定要死,刚才我看了一条长有两头的蛇,所以害怕我会离开母亲而死去的。“他母亲说:“蛇现在在哪里?”孙叔敖说:“我担心别人再看见它,就把它杀掉并埋起来了。”他母亲对他说:“我听说积有阴德的人,上天会降福于他,所以你不会死的。” 等到孙叔敖长大成人后,做了楚国的令尹,还没有上任,人们就已经都相信他是个仁爱的人了。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3-5-5 07:27
谢谢分享!




----------------------------------------------

佑天佑地佑人 送福送禄送寿
看经典美图到三晋!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3-5-5 07:27
谢谢分享!




----------------------------------------------

佑天佑地佑人 送福送禄送寿
看经典美图到三晋!



发新帖 新投票
 回帖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快速回复主题
你的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只要30秒)


使用个人签名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贴文发布前,请确认贴文内容完全由您个人创作或您得到了版权所有者的授权。版权声明
   



Processed in 0.031781 s, 8 q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