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帖  新投票  回帖  关闭侧栏
隐身或者不在线

发表时间:2023-2-8 16:13

《盐铁论》卷15未通诗解3御史:民不垦田抵杆租赋文学:牧民之道除疾适安劝业乐赋[原创]



达性畅情 发表在 国学问答|国学 华声论坛 https://bbs.voc.com.cn/forum-59-1.html

《盐铁论》卷15未通诗解3御史:民不垦田抵杆租赋文学:牧民之道除疾适安劝业乐赋

题文诗:
御史曰古,诸侯争强,战国并起,甲兵不休,

民旷田畴,什一而籍,不违其职.今赖陛下,

神灵甲兵,不动久矣,然民不齐,出于南亩,

以口率被,垦田不足,空其仓廪,击赈贫乏,

侵益日甚,是以愈惰,仰利县官.为斯君者,

亦病矣反,以身劳民,民犹背恩,弃义而远,

流亡避匿,上公之事.民相仿效,田地日芜,

租赋不入,抵杆县官,君虽欲足,谁与之足?

文学对曰:树木数徙,则萎虫兽,徙居则坏.

故代马依,北风飞鸟,翔故巢也,皆哀其生.

由此观之,民非利避,上公之事,而乐流亡.

往者不远,军阵数起,用度不足,以訾征赋,

常取给民,田家又被,其劳故不,齐出南亩.

大抵逋流,皆在大家,吏正畏惮,不敢笃责,

刻急细民,细民不堪,流亡远去;中家为之,

缀其出而,后亡者为,先者服事;录民数创,

于恶吏是,故相仿效,去尤甚而,就少愈多.

传曰政宽,民则死之,政急苛者,父子离散.

如此是以,田地日荒,城郭空虚.牧民之道,

除其所疾,适其所安,安而不扰,使而不劳.

是以百姓,劝业而乐,公赋若此,则君无赈,

于民民亦,无利于上,上下交让,而颂声作.

故取而民,不厌役而,民不苦之.灵台之诗,

非或使之,民自为之,若斯则君,何有不足?
 
  【原文】

  御史曰:古者,诸侯争强,战国并起,甲兵不休,民旷于田畴,什一而籍,不违其职。今赖陛下神灵,甲兵不动久矣,然则民不齐出于南亩,以口率被垦田而不足,空仓廪击赈贫乏,侵益日甚,是以愈惰而仰利县官也。为斯君者亦病矣,反以身劳民,民犹背恩弃义而远流亡,避匿上公之事。民相仿效,田地日芜,租赋不入,抵杆县官,君虽欲足,谁与之足乎?

【注释】口率:人口总数。
  上公:犹今言公家。
  “芜”原作“无”,张之象本、沈延钵本、金蟠本作“芜”,今据改正。

抵杆(han):抗拒。
 【译文】御史说:古时候,诸侯争强,及到进入战国时代,战争无休无止,老百姓顾不上耕种,田亩都荒芜了,但是,什一税收,照常进行。如今依赖皇上神明英灵,多年不动刀枪了,然而百姓没有全去参加耕作,按照现在人口总数和垦田总数互相比较,人口数还不如垦田数多,由于田多人少,国家把仓储的粮食,尽其所有地拿出来赈济贫穷困乏的人,亏损一天严重一天,百姓越来越懒惰,完全依赖政府给济。做为这样百姓的君主是很辛苦的了,还要为民操劳;而老百姓却不识好歹,忘恩负义,到处流窜,逃避公家的赋税徭役。老百姓互相仿效,田地一天天荒芜下去,不交租税,抗拒朝廷。君主虽然想使国家富足,但谁来使国家富强呢?

【原文】

文学曰:树木数徙则■(1),虫兽徙居则坏。故“代马依北风(2),飞鸟翔故巢(3)”,莫不哀其生(4)。由此观之,民非利避上公之事而乐流亡也。往者,军阵数起,用度不足,以訾征赋(5),常取给见民(6),田家又被其劳,故不齐出于南亩也。大抵逋流皆在大家(7),吏正畏惮,不敢笃责,刻急细民,细民不堪,流亡远去;中家为之绝出(8),后亡者为先亡者服事;录民数创于恶吏(9),故相仿效,去尤甚而就少愈者多(10)。《传》曰:“政宽者民死之,政急者父子离(11)。”是以田地日荒,城郭空虚。夫牧民之道(12),除其所疾,适其所安,安而不扰,使而不劳。是以百姓劝业而乐公赋。若此,则君无赈于民,民无利于上,上下交让(13),而颂声作。故取而民不厌,役而民不苦。《灵台》之诗(14),非或使之,民自为之,若斯,则君何不足之有乎?

【注释】■(wei):古同“萎”,枯死。
  代:古国名,在今河北省蔚县一带,是产好马的地方。
  《文选·古诗十九首》:“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李善注引《韩诗外传》曰:“代马依北风,飞鸟栖故巢,皆不忘之谓也。”
  哀:留恋。
  訾:同“赀”,财产。
  见民:现在的人民。
  俞樾曰:“‘逋流’应作‘逋赋’,盖大家所逋负,吏不敢责,而责之细民,遂至流亡矣。若云‘逋流皆在大家’,则义不可通。”逋赋,拒不交纳赋税。
  “绝”原作“色”(太玄书室本改作“代”),今改。“绝”读为“缀”,“缀”谓“缀联”,有继续意,“绝”古文作“■”,即“继”字所从之偏旁。“缀”为“蕝”之异文,“绝”又为“蕝”之省文。此谓细民既去,中家继之承担所有支出也。
  录民:安分守己的人。
  “者”字原无,今据郭沫若校补。
  (11)《孟子·尽心下》:“有布缕之征,粟米之征,力役之征。君子用其一,缓其二,用其二而民有殍,用其三而父子离。”
  (12)牧民:古时把管理劳动人民当成管理牲口一样,这是对劳动人民极大的侮辱。(13)“让”原作“议”,今据张敦仁、俞樾说校改。
  (14)《灵台》:《诗经·大雅》篇名。据说这首诗是述说周文王在建造灵台时,老百姓自动前来帮助修建,没有几天就完成了。
【译文】文学说:树木多次移植就会枯萎,禽兽多次迁居就会受害。所以,“代国的马依恋故乡,远飞的鸟思念故巢”,没有不留恋出生的地方的。这样看来,老百姓并不是愿意逃避公家的赋税徭役而甘心去到处过流浪的生活呀。前些时候,军事频繁,费用不够,于是根据财产来征收赋税,经常落到现存者的头上,农民还要去服劳役,所以没有都去耕地。大概抗不交税的都是豪强人家,征收官吏欺软怕硬,不敢向豪强深加责问;于是更加苛刻地催逼小百姓,小百姓实在受不了,就逃亡远去;中等人家继续承担着这些赋税,后逃亡的要为先逃亡的承担一切;安分守己的百姓经常受到贪官污吏的压迫,于是起而效尤,逃亡的人越来越多,留在故乡的人越来越少。传记上说得好:“政令宽缓的,百姓就愿意替它出死力,政令苛刻的,父子也会东离西散。”因此田地一天天荒芜,城镇一天天空虚。治理百姓的方法,必须消除他们的痛苦,使他们安居乐业而不受到扰乱,役使他们而不要过度疲劳。因此,百姓就会努力耕作而乐意交纳赋税。如果这样,君主就不必去救济百姓,百姓也不会多所祈求于君主,上上下下,客客气气,从而就会出现颂扬的歌声。这样,征收赋税百姓不会厌恶,派遣徭役百姓不会叫苦。《灵台》诗篇所歌颂文王兴建“灵台”那件事,不是谁要百姓去干的,而是百姓甘心情愿自己去干的。如果这样,君主的所需还有什么不够用的呢?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3-2-13 07:06
谢谢分享!




----------------------------------------------

佑天佑地佑人 送福送禄送寿
看经典美图到三晋!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3-2-13 07:06
谢谢分享!




----------------------------------------------

佑天佑地佑人 送福送禄送寿
看经典美图到三晋!



发新帖 新投票
 回帖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快速回复主题
你的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只要30秒)


使用个人签名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贴文发布前,请确认贴文内容完全由您个人创作或您得到了版权所有者的授权。版权声明
   



Processed in 0.024976 s, 8 q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