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帖  新投票  回帖  关闭侧栏
4066个阅读者,2条回复 | 打印 | 订阅 | 收藏
隐身或者不在线

发表时间:2022-11-9 11:39

我看《黄河大合唱》貌似矛盾的意象[原创]



天涯才子2021 发表在 荷韵轻香|散文 华声论坛 https://bbs.voc.com.cn/forum-5-1.html

  
  张长兴
  著名的大型音乐史诗《黄河大合唱》自诞生于中国抗日战争以来,擂响了时代的最强音,影响深远而脍炙人口,至今仍长盛不衰。
  但我对其两个矛盾意象,即黄河巨浪狂澜的选择,却曾经不得其解。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诗歌的意象通常是指自然意象,即取自大自然的借以寄托情思的物象。古人以为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的具体的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
  现在让我们来看黄河的巨浪狂澜。
  开始的奔流东方之万丈狂澜的黄河,是中华母亲、亦即中华民族的奔腾不息巨大生命力的意象,即象征,让人深受鼓舞那是正面意象。
  但在《黄河船夫曲》中,船夫战恶狼狂澜,坚韧不拔,一往无前。此处还是黄河的巨浪狂澜,却是敌对恶势力的意象,即象征,乃反面意象。
  这本是文学作品之大忌,同一作品分明违反了逻辑学的同一律,一般来说,给人出尔反尔感觉;但从其诞生至今,尚无人提出异议!
  我思考了好久,又觉得其合情合理了——
  1、 存在即合理,80多年来,一直被肯定与欣赏,一直起正能量作用,这就是明证。
  2、 因是大型史诗,在演出时,两种貌似相反的意象之时空间隔较远,进入另一意象时,观众不会突兀,有缓冲过程。
  3、 狂澜恶浪象征困难与恶势力,狂澜巨浪象征正义潮流不可阻挡,都是长期人们认可熟知而定格的意象,视为理所当然,亦即已形成了观众的思维定势。其如流星似闪电,用不着什么思考而自然从另一视觉、另一标准去理解,所以大家头脑自然随剧情发展,没有欣赏的障碍。
  4、再从史诗的容量考虑。短诗容量小,当然不宜用矛盾的意象。但此史诗的主题则容量大,如果《黄河大合唱》的两个意象里缺少了一个,那么另一半的内容则缺乏载体而无从表达;就会因容量小而显得单薄。
  以上是我粗浅理解,乃急就章。抛砖引玉,与诸位文友交流,并祈高雅赐教……
  2022、11、8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2-11-10 07:17
谢谢分享!




----------------------------------------------

佑天佑地佑人 送福送禄送寿
看经典美图到三晋!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2-11-11 07:12
谢谢分享!




----------------------------------------------

佑天佑地佑人 送福送禄送寿
看经典美图到三晋!



发新帖 新投票
 回帖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快速回复主题
你的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只要30秒)


使用个人签名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贴文发布前,请确认贴文内容完全由您个人创作或您得到了版权所有者的授权。版权声明
   



Processed in 0.023802 s, 8 q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