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帖  新投票  回帖  关闭侧栏
隐身或者不在线

发表时间:2022-9-6 17:02

《墨子》卷13尚同(下)诗解1得下之情赏罚必当天子三公诸侯卿宰助治天明[原创]



达性畅情 发表在 国学问答|国学 华声论坛 https://bbs.voc.com.cn/forum-59-1.html

《墨子》卷13尚同(下)诗解1得下之情赏罚必当天子三公诸侯卿宰助治天明

题文诗:

墨子言曰:智者之事,必计国家,百姓所以,

治者为之,必计国家,百姓所以,乱者避之.

然计国民,所以治由,上之为政,得下之情,

则治不得,下情则乱.何知其然?上之为政,

得下之情,则是明于,民之善非.若苟明于,

民之善非,得善人赏,暴人得罚,则国必治.

上之为政,不得下情,则是不明,民之善非,

若苟不明,民之善非,则是不得,善人而赏,

不得暴人,而必罚之.善人不赏,暴人不罚,

为政若此,国众必乱.故赏罚不,得下之情,

不可不察.然奈何可,得下之情?故墨子曰:

唯能尚同,一义为政,然后可矣!何知尚同,

一义之可,为政天下?胡不审稽,古之治为,

政之说乎?古者天之,始生民也,未有政长,

民各为人,一人一义,十人十义,千人千义.

逮至人众,不可胜计;其所谓义,不可胜计.

皆是其义,非人之义,厚者有斗,薄者有争.

是故天下,之欲同一,天下之义,故选贤者,

立为天子.天子以其,智力未足,独治天下,

选择其次,立为三公.三公又以,其知力为,

未足独以,左右天子,是以分国,建诸侯也.

诸侯又以,智力未足,独治四境,故择其次,

立为卿宰.卿之宰以,智力未足,独左右君,

是以选择,其次立为,乡长家君.是故古者,

天子之立,三公诸侯,卿宰乡长,家君非特,

富贵游佚,而择之也,将使助治,乱刑政也.

故古圣者,建国设都,乃立后王,君公奉以,

卿士师长,非欲用悦,唯辩而使,助治天明.

【原文】1

子墨子言曰:“知者之事,必计国家百姓所以治者而为之,必计国家百姓之所以乱者而辟之(1)。”然计国家百姓之所以治者,何也?上之为政,得下之情则治,不得下之情则乱。何以知其然也?上之为政,得下之情,则是明于民之善非也。若苟明于民之善非也,则得善人而赏之,得暴人而罚之也。善人赏而暴人罚,则国必治。上之为政也,不得下之情,则是不明于民之善非也,若苟不明于民之善非,则是不得善人而赏之,不得暴人而罚之。善人不赏而暴人不罚,为政若此,国众必乱。故赏不得下之情,而不可不察者也。

然计得下之情,将奈何可?故子墨子曰:“唯能以尚同一义为政,然后可矣!”何以知尚同一义之可而为政于天下也?然胡不审稽古之治为政之说乎?古者天之始生民,未有正长也,百姓为人。若苟百姓为人,是一人一义,十人十义,百人百义,千人千义。逮至人之众,不可胜计也;则其所谓义者,亦不可胜计。此皆是其义,而非人之义,是以厚者有斗,而薄者有争。是故天下之欲同一天下之义也,是故选择贤者,立为天子。天子以其知力为未足独治天下,是以选择其次,立为三公。三公又以其知力为未足独左右天子也,是以分国建诸侯。诸侯又以其知力为未足独治其四境之内也,是以选择其次,立为卿之宰。卿之宰又以其知力为未足独左右其君也,是以选择其次,立而为乡长、家君。是故古者天子之立三公、诸侯、卿之宰、乡长、家君,非特富贵游佚而择之也(2),将使助治乱刑政也。故古者建国设都,乃立后王君公,奉以卿士师长,此非欲用说也(3),唯辩而使助治天明也。


【注释】

(1)“辟”:通“避”。(2)“择”为“怿”字之误。(3)“说”通“悦”。

【译文】

墨子说道:“智者做事,必须考虑国家百姓所以治理的原因而行事,也必须考虑国家百姓所以混乱的根源而事先回避。”然而考虑国家百姓因之治理的原因是什么呢?居上位的人施政,能得到下面的实情则治理,不能得到下面的实情则混乱。怎么知道是这样呢?居上位的施政,得到了下边实情,这就对百姓的善否很清楚。假若清楚百姓的善否,那么得到善人就奖赏他,得到暴人就惩罚他。善人受赏而暴人受罚,那么国家就必然治理。如果居上位的施政,不能得知下面的实情,这就是对百姓的善否不清楚。假若不清楚百姓的善否,这就不能得到善人而赏赐他,不能得到暴人而惩罚他。善人得不到赏赐而暴人得不到惩罚,象这样施政,国家民众就必定混乱。所以赏(罚)若得不到下面的实情,是不可不考察其后果的。
然而考虑应该怎么样才可以获知下情呢?所以墨子说:“只有能用向上统一意见施政,这以后就可以了。”怎么知道向上统一意见,就可以在天下施政呢?这为什么不审察古代施政时的情况呢?古代上天开始生育下民,还没有行政长官的时候,百姓人各为主。如果百姓人各为主,这就一人有一个道理,十人有十个道理,百人有百个道理,千人有千人道理。及至人数多得不可胜数,那么他们所谓的道理也就多得不可胜数。这样人都认为自己的道理正确,而认为别人的道理不正确,因此严重的发生斗殴,轻微的发生争吵。所以上天希望统一天下的道理,因此就选择贤人立为天子。天子认为他的智慧能力不足单独治理天下,所以选择次于他的贤人立为三公。三公又认为自己的智慧能力不足单独辅佐天子,所以分封建立诸侯;诸侯又认为自己的智慧能力不足单独治理他国家的四境之内,因此又选择次于他的贤人,立为卿与宰;卿、宰又认为自己的智慧能力不足以单独辅佐他的君主,因此选择次于他的贤人,立为乡长、家君。所以古时天子设立三公、诸侯、卿、宰、乡长,家君,不只是让他们富贵游乐而选择他们,而是将使他们协助自己治理刑政。所以古时建国立都,就设立了帝王君主,又辅佐以卿士师长,这不是想用来取悦自己喜欢的人,只是分授职责,使他们助天明治。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2-9-16 09:02
谢谢分享!




----------------------------------------------

佑天佑地佑人 送福送禄送寿
看经典美图到三晋!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2-9-19 09:18
谢谢分享!




----------------------------------------------

佑天佑地佑人 送福送禄送寿
看经典美图到三晋!



发新帖 新投票
 回帖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快速回复主题
你的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只要30秒)


使用个人签名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贴文发布前,请确认贴文内容完全由您个人创作或您得到了版权所有者的授权。版权声明
   



Processed in 0.024709 s, 8 q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