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23-3-20 16:42
《盐铁论》卷59大论2大夫:孔子不以进见而能往非贤士文学:孔子真情虽遇穷厄不改初衷达性畅情 发表在 国学问答|国学 华声论坛 https://bbs.voc.com.cn/forum-59-1.html
《盐铁论》卷59大论诗解2大夫:孔子不以进见而能往非贤士文学:孔子真情虽遇穷厄不改初衷
题文诗: 大夫又曰:文学所称,圣知孔子,治鲁不遂, 见逐于齐,不用于卫,遇围于匡,困于陈蔡. 知时不用,犹说强也;知困而不,能已贪也; 不知见欺,而往愚也;困辱不能,死之耻也. 若此四者,庸民之所,不为也何,况君子乎! 商鞅也以,景监见君,应侯亦以,王稽进荐. 故士应士,女嫁因媒.至其亲显,非媒士力. 孔子不以,因进见而,能往者非,贤士才女. 文学对曰:孔子生于,乱世乃思,尧舜之道, 东西南北,灼头濡足,庶几世主,之悟而悠, 悠者皆是,君闇臣妒,孰合有媒?是以嫫母, 饰姿矜夸,西子彷徨,而无家非,不知穷厄, 而不见用,悼痛天下,祸犹慈母,之伏死子, 知其不可,如之何然,焉恶止已.故适齐国, 景公欺之;又适卫国,灵公围之,阳虎谤之, 桓魋害之.欺害圣人,者愚惑也!伤毁圣人, 者狂狡也.狡惑之人,其非人也.何耻之有! 孟子有曰:观近臣者,以所为主,观远臣者, 以其所主.倘使圣人,伪容苟合,不论其行, 择友则何,以为孔子!孔圣真情,向死而生, 播仁爱说,传伦常礼,诗经教化,著作春秋, 微言大义,褒贬时事,中庸戒慎,君子明诚, 忠恕爱人,孝悌自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慎终追远,不忘所由;君子喻义,小人喻利;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至学自学,为人师表, 向使无孔,万古长夜,无情无义,无论无常, 人兽无异,争名夺利,虚情假义,民不聊生. 大夫抚然,内惭四据,不言此时,顺风承意, 之士如编,口张不歙,舌举不下,闇然而怀, 重负见责.大夫曰诺,胶车逢雨,与诸生解. 【原文】 大夫曰:文学所以称圣知者,孔子也,治鲁不遂,见逐于齐,不用于卫, 遇围于匡,困于陈、蔡①。夫知时不用犹说,强也;知困而不能已,贪也; 不知见欺而往,愚也;困辱不能死,耻也。若此四者,庸民之所不为也,何 况君子乎!商君以景监见②,应侯以王稽进③。故士应士,女因媒。至其亲 显,非媒士之力。孔子不以因进见而能往者④,非贤士才女也。 【注释】 ①治鲁不遂:指孔子在鲁做官,很不得意。见逐于齐:指齐景公欲以尼溪封孔丘,为晏婴所阻, 将其驱逐。不用于卫:指卫灵公不用孔子。遇围于匡:指孔子过匡时,被匡人误认为是对他们作过恶的阳虎,把他包围起来。困于陈蔡:指孔子在陈绝粮。以上各事都见《史记·孔子世家》。 ②商君以景监见:商鞅刚到秦国,靠秦孝公的宠臣景监的推荐,才见到秦孝公。见《史记·商君传》。 ③应侯以王稽进:应侯,即范雎,战国时魏人。初事魏中大夫须贾,因事被笞逐,更姓名曰张禄。得郑安平之介绍,结识了秦昭王侍者王稽。王稽载之入秦,荐之于昭王。睢因说昭王以远交近政之策,拜客卿。后为相,封于应,故曰“应侯”。见《史记·范雎列传》。 ④此句原作“孔子曰进见而不以能往者”,义不可通。盖传抄者涉上文有“孔子曰”因改“因”为“曰”,又移“不以”二字于后也。今辄定为“孔子不以因进见而能往者”。此谓孔子周游列国,不以因进见,如士因士,女因媒,然而能往者,非贤士才女也。这是桑弘羊讥刺孔丘之语。 【译文】 大夫说:你们文学所称颂的先知先觉的圣人就是孔丘,孔丘想治理鲁国,失败了;跑到齐国,被赶走了;到了卫国,人家不用他;路过匡地,被匡人包围起来;走到陈国、蔡国之间,被当地人民围困起来,断了粮食。孔丘明知他的那套行不通,还要到处游说,这是顽固;明知到处碰壁,还不死心,这是贪婪;不知被人瞧不起而四处奔波,这是愚蠢;走投无路,遭人侮辱,还想苟活下去,这是卑鄙无耻。“强”、“贪”、“愚”、“耻”这四样,一般老百姓都不去做,更何况君子呢!商鞅通过景监的介绍(得到孝公的重用),范睢被王稽推荐(当了秦国的丞相)。所以士人通过别人的推荐才被录用,少女靠媒人的介绍才出嫁。然而,要想受到宠爱和当上高官,却不只是只靠推荐或介绍人的力量了。孔子没人推荐或介绍,不像士人通过别人推荐才被录用,少女靠媒人介绍才出嫁那样,然而他却周游列国,到处游说,可见他并不像贤士和才女那样有自己的才能啊! 【原文】 文学曰:孔子生于乱世,思尧、舜之道,东西南北,灼头濡足(1),庶几 世主之悟(2)。悠悠者皆是(3),君闇(4),大夫妒,孰合有媒?是以嫫母饰姿 而矜夸(5),西子彷徨而无家(6)。非不知穷厄而不见用(7),悼痛天下之祸, 犹慈母之伏死子也,知其不可如何,然恶已(8)。故适齐,景公欺之,适卫, 灵公围,阳虎谤之,桓魋害之(9)。夫欺害圣人者,愚惑也!伤毁圣人者,狂 狡也。狡惑之人(10),非人也。夫何耻之有!孟子曰:“观近臣者以所为 主,观远臣者以其所主(11)。”使圣人伪容苟合,不论行择友,则何以为孔 子也! 【注释】 (1)灼头濡(r*)足:烧着头,湿了足。这里指头顶烈日,跋山涉水。 (2)庶几:副词,表示希望和可能。 (3)《史记·孔子世家》:“桀溺曰:‘悠悠者无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悠悠,众多的样子。《论语·微子篇》“悠悠”作“滔滔”。 (4)闇:同“暗”,糊涂,昏愦。 (5)嫫母,见《殊路篇》注释。矜夸,原作夸矜,卢文弨曰:“‘夸矜’当‘矜夸’。”案:张之象本、沈延铨本,金蟠本正作“矜夸”,今据乙正。矜夸,骄傲自夸。 (6)西子,即西施,见《殊路篇》注释。 (7)穷厄:困窘。 (8)恶:同“乌”,疑问词,怎么,哪里。 (9)张之象本、沈延铨本、金蟠本“适卫”以下作“适卫,灵公简之,适陈,匡人围之,适蔡,桓魋害之,适楚,子西谤之。” (10)“惑”上原无“狡”字,今据张之象本、沈延铨本,金蟠本订补。张敦仁曰:“按‘惑’ 字当衍。‘之人’者,此人也。张之象本‘惑’上添‘狡’字,非。” (11)语见《孟子·万章上》。 【译文】 文学说:孔子生在乱世,思念尧、舜之道,头顶烈日,跋山涉水,东西南北,四处奔走游说,希望当代国君醒悟。然而到处都是糊涂的君主和嫉妒他的朝臣大夫,谁会给他当介绍人呢?因此丑妇装扮起来而骄傲自夸,而西施却往来徘徊,无处安身。并不是孔子不知道困窘和不会被录用,而是他哀伤天下正在遭受祸殃,犹如慈母伏在死了的儿子身上一样,明知那是无可奈何,然而怎么能止而不为呢?所以,孔子到了齐国,景公欺骗他;跑到卫国,灵公使人围攻他,阳虎奚落地,桓魋要杀害他,欺骗陷害圣人的人,是愚蠢无知;伤害圣人的人,是疯狂诡诈。诡诈和无知的人都不能算作人。孔子又有什么耻辱呢?孟子说:“观察在国君身边的臣子,要看他接待的是什么人,观察远方来的臣子,要看他被什么人所接待。”假如圣人表面伪装得好看,苟且迎合别人,不根据品行去选择朋友,那么又怎么能成为孔子呢! 【原文】 大夫抚然内惭①,四据而不言②。 当此之时,顺风承意之士如编③,口张而不歙④,舌举而不下⑤,闇然 而怀重负而见责⑥。 大夫曰:诺,胶车倏逢雨⑦,请与诸生解。 【注释】 ①抚然:失望的样子。 ②四据:手和足都据在地上,这里的四据,是谓以手据地,所以示敬,是当时的礼貌。 ③如编:像编成一排似的。 ④歙(xi):收敛,闭合。 ⑤舌举,原作举舌,今据上句文例乙正。《庄子·秋水篇》:“公孙龙口呿,而不合,舌举而 不下。”《韩诗外传》四:“口张而不掩,舌举而不下。”义与此同,都作“舌举”,亦可为证。 ⑥闇然:即黯然,无精打采。而,与“如”通。 ⑦倏原作“修”,今据撄宁斋抄本及张敦仁说校改。倏(sh&):突然。 【译文】 大夫心里感到失望和惭愧,以手据地,沉默不语。 这个时候,那些看风使舵、阿谀奉承大夫的人,像编成排一样似的,口张而不合,舌头抬起来而放不下,个个无精打采,如同受到别人谴责有什么重大负担一样。 大夫说:好啦,胶合的车子,突然遇上了雨,请大家解散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