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帖  新投票  回帖  关闭侧栏
隐身或者不在线

发表时间:2023-4-6 17:43

贾谊《新书》卷28无蓄诗解侈靡悖本天下大祟国无蓄粮天下阽危[原创]



达性畅情 发表在 国学问答|国学 华声论坛 https://bbs.voc.com.cn/forum-59-1.html

贾谊《新书》卷28无蓄诗解侈靡悖本天下大祟国无蓄粮天下阽危

题文诗:

禹有十年,之蓄故免,九年之水;汤有十年,

之积故胜,七岁之旱.夫蓄积者,天下大命.

苟粟多而,财有馀何,向而不济?以攻则取,

以守则固,以战则胜,怀柔附远,何招不至?

管子有曰:仓廪实则,民知礼节;衣食足则,

民知荣辱.民非足而,可治之者,自古及今,

未之尝闻.古人又曰:一夫不耕,或为之饥;

一妇不织,或为之寒.生之有时,用之无节,

物力必屈.古为天下,者至悉故,蓄积足恃.

今背本而,以末食者,甚众天下,之大残也;

从生之害,者甚盛是,天下大贼;汰流淫佚,

侈靡之俗,日以长是,天下大祟.残贼公行,

莫之或止,大命泛败,莫之振救.生之甚少,

靡之甚众,天下之势,何以不危?汉之为汉,

几四十岁,公私之积,犹可哀痛.失时不雨,

民且狼顾.岁恶不入,卖爵鬻子,既或闻耳.

安有天下,阽危若此,上不惊者!世有饥荒,

天下之常,禹汤被之.即不幸有,方二三千,

里之旱国,何以相恤?卒然边境,有急数十,

百万之众,国何馈之?兵旱相乘,天下大屈,

勇力者聚,徒而横击,疲夫羸老,易子孙沦,

其骨政法,未毕通也,远方疑者,并举争起.

为人上者,试而图之,岂将有及?本可以为,

富安天下,直以为此,廪廪窃为,陛下惜之.

有备无患,备战备荒,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民者国本,食者民本,本立道生,治国常蓄.

【原文】

  禹有十年之蓄,故免九年之水;汤有十年之积,故胜七岁之旱。夫蓄积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馀,何向而不济?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怀柔附远,何招而不至?

  管子曰:“仓廪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民非足也,而可治之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古人曰:“一夫不耕,或为之饥;一妇不织,或为之寒。”生之有时,而用之无节,则物力必屈。古之为天下者至悉也,故其蓄积足恃。今背本而以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从生之害者甚盛,是天下之大贼也;汰流淫佚侈靡之俗日以长,是天下之大祟也。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泛败,莫之振救。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众,天下之势,何以不危?汉之为汉几四十岁矣,公私之积,犹可哀痛也。故失时不雨,民且狼顾矣。岁恶不入,请卖爵鬻子,既或闻耳矣。安有为天下阽危若此,而上不惊者!

  世之有饥荒,天下之常也,禹汤被之矣。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何以相恤?卒然边境有急,数十百万之众,国何以馈之矣?兵旱相乘,天下大屈,勇力者聚徒而横击,罢夫羸老,易子孙而沦其骨,政法未毕通也,远方之疑者并举而争起矣。为人上者,乃试而图之,岂将有及乎?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以为此廪廪也,窃为陛下惜之。

贾谊《新书》卷25忧民诗解王必蓄粮以待不时事既无如忧之何及

题文诗:

王者之法,民三年耕,余一年食,九年而余,三年之食,三十岁而,民有十年,之蓄是故,

禹水九年,汤旱七年,其至甚也,野无青草,民无饥色,道无乞人,岁复之后,犹禁陈耕.

古为天下,诚有具也.王者之法,国无九年,之蓄谓之,不足无六,年蓄谓急;无三年之,

蓄则曰国,非其国也.而今汉兴,三十年矣,天下愈屈,食至寡也,君不省邪?未获之年,

富人不贷,贫民且饥,天时不收,卖爵鬻子,既或闻耳.曩顷不雨,令人寒心,壹但雨尔,

虑若更生.天下无蓄,若此甚极.其在王法,乃谓之何?必须困至,乃知虑谋,穷至乃图,

不亦晚乎!然则所谓.国无人者,其何谓也?有天下而,欲其安者,岂不在于,陛下者哉.

上弗自忧,将以谁偷?五岁小康,十岁一凶,三十岁而,一大康盖,曰大数也.即不幸有,

方二三千,里旱天下,何以相救,卒然边境,有数十万,之众聚也,天下将何,以馈之矣?

兵旱相承,民填沟壑,剽盗攻击,者兴继起,中国失救,外敌必骇,一日而及,此之必然.

用事之人,未必此省,为人上弗,自忧魄然,事困乃惊,而督下曰:此天意也,可柰之何?

事既无如,忧之何及.方今始秋,时可善为.陛下少闲,可使臣从,丞相御史,从长计之.

【原文】

王者之法,民三年耕而余一年之食,九年而余三年之食,三十岁而民有十年之蓄。故禹水九年,汤旱七年,甚也,野无青草,而民无饥色,道无乞人,岁复之后,犹禁陈耕。古之为天下,诚有具也。王者之法,国无九年之蓄,谓之不足;无六年之蓄,谓之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

今汉兴三十年矣,而天下愈屈,食至寡也,陛下不省邪?未获年,富人不贷,贫民且饥,天时不收,请卖爵鬻子,既或闻耳。曩顷不雨,令人寒心,壹雨尔,虑若更生。天下无蓄,若此甚极也。其在王法谓之何?必须困至乃虑,穷至乃图,不亦晚乎!

然则所谓国无人者,何谓也?有天下而欲其安者,岂不在于陛下者哉。上弗自忧,将以谁偷?五岁小康,十岁一凶,三十岁而一大康,盖曰大数也。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天下何以相救,卒然边境有数十万之众,聚天下将何以馈之矣?兵旱相承,民填沟壑,剽盗攻击者,兴继而起,中国失救,外敌必骇,一日而及,此之必然。且用事之人,未必此省,为人上弗自忧,魄然事困,乃惊而督下,曰:“此天也,可柰何?”事既无如,忧之何及。方今始秋时,可善为。陛下少闲,可使臣从丞相御史计之。

【注释】

【1】陈耕:古法,土地耕种若干年就需要休息,不得连续耕种。

【2】屈:贫困。【3】更生:再次发生。

【4】小康:小的饥荒。【5】魄然:困窘的样子。
【译文】

王者的治国之法,是民众耕种三年而剩余一年的粮食,耕种九年而剩余三年的粮食。这样三十年后,民众就有了十年的积蓄。因此,夏禹时连续九年水涝,商汤时连续七年旱灾。最严重时,野外连青草都不生,可是老百姓却无饥色,道路上亦无行乞之人,年成变好以后,仍然禁止陈耕。古代的圣王治理天下,实在是有高明之法。王者的治国之法,国家没有九年的积蓄,就不充足,满足不了需要,没有六年的积蓄,情况就危急了,没有三年的粮食储备,那么国家将要不成为国家了(比喻国家将亡)。
如今汉兴已经三十年了,可是国家却愈加贫困,粮食更少了,陛下对此难道没有省察吗?年成不好,富人不肯借贷,穷人就会饥饿;天时不利收成,只好请求卖掉官爵和子女,这些陛下可能都听说过。有时一段时间不下雨,就让人忧心忡忡,一旦下了雨,又担心灾害再次发生。国家缺少粮食储备达到这种程度,真是太糟了。这在王者的治国之法中,又该叫作什么呢?一定要困顿到极点才想拯救办法,窘迫到极点才图谋改变这种状况,不是太晚了吗?我想到这些,更加使人感到悲哀。
即使如此,那么所说的国家无人又是什么意思呢?拥有天下而要使天下安定的,难道不就在于陛下您吗?陛下如果自己不肯操心(国事),又能和谁一起苟且偷安呢?五年一小饥荒,十年一歉收,三十年一大饥荒,这可说是自然规律。如果不幸发生方圆两三千里的大旱灾,国家用什么来抚恤百姓?如果突然在边境上聚集数十万军队,国家该如何供应粮饷?兵祸旱灾相继而至,饿死的百姓就会填满沟壑,抢劫偷窃武力袭击的情况也会接连发生,国家对这些情况无法制止,外敌就会趁机入侵骚扰,这些不幸会很快一齐袭来,这是势所必然。况且,相关官员未必能够省察到这些,而作为君主如果自己不去操心,突然发生危难之事,却惊恐地对下面官员说:“这是天意,又能怎么样呢?”事情不要等到无法挽救了,再去感叹无可奈何。现在刚到秋天,可以好好谋划这个问题。陛下少闲一会儿(多思考点正事),可以让我跟丞相、御史大夫认真计议此事。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3-4-8 08:57
谢谢分享!




----------------------------------------------

佑天佑地佑人 送福送禄送寿
看经典美图到三晋!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3-4-8 08:57
谢谢分享!




----------------------------------------------

佑天佑地佑人 送福送禄送寿
看经典美图到三晋!



发新帖 新投票
 回帖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快速回复主题
你的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只要30秒)


使用个人签名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贴文发布前,请确认贴文内容完全由您个人创作或您得到了版权所有者的授权。版权声明
   



Processed in 0.024893 s, 8 q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