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主题:春风不度新版——旧话要重提之
|
春风不度新版——旧话要重提之
磁之场 发表在 新手上路 华声论坛 https://bbs.voc.com.cn/forum-41-1.html
春风不度新版——旧话要重提之五
说明 “旧话”。笔者于2020、2021、2022、2023学年提出质疑,现2024学年。 现版本是教育部组织编修委员会对现教材进行修订之编修版(本学年修订一、七年级),惜旧问题仍未解决。 如题。 “要重提”。我可是在2021学年就用指瑕网文把问题直接反映给总主编温教授了的——见2022-02-14拙文《新学期第一问(兼呈总主编温儒敏教授)》——可网搜。 “之五”。上一篇《为何没数量词——旧话要重提之四》。 知识性差错(1-2) 2024学年一年级下册《怎么都快乐》,33页: 朗读课文,注意读好带感叹号的句子。 浅析 “感叹号”的称呼似不当。 一 从1990年3月22日起,“!”称为叹号。语出《标点符号用法》(该法为新中国成立后关于标点符号用法的第2版)。该法发布者是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其措词为“要求社会各界遵照使用”:距今35年。 1996年6月1日起实施的《标点符号用法》(第3版),升级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更具权威性。“!”的称呼仍为叹号:距今19年。 2012年6月1日起实施的《标点符号用法》(第4版),仍为国家标准,“!”的称呼还是叹号:距今10年。 “!”之称,教材2016—2024学年为“感叹号”,国标《标点符号用法》1990年至今为“叹号”。两者不一,听谁的? 2016学年,可是部编版教材元年,当年就开始叫感叹号的。2024学年起升格为编修版了,还要继续感叹号下去吗? 二 且看2012年版《标点符号用法》全文,凡涉及“!”的,均言必称叹号而无一语为感叹号的: (前言)——对句末点号(句号、问号、叹号)的定义作了修改,…… 3.1.1 句末点号……包括句号、问号、叹号。 4.3 叹号 4.3.1 定义 句末点号的一种,主要表示句子的感叹语气。 4.3.2 形式 叹号的形式是“!”。 4.3.3 基本用法 4.3.3.1 ……使用叹号主要根据语段前后有较大停顿、带有感叹语气和语调或带有强烈的祈使、反问语气和语调…… 4.3.3.3 表示声音巨大或声音不断加大时,可叠用叹号;表达强烈语气时,也可叠用叹号,最多叠用三个叹号。在没有异常强烈的情感表达需要时不宜叠用叹号。 4.3.3.4 ……可在问号后再加叹号(问号、叹号各一)。 5.1.2 问号、叹号均置于相应文字之后,……两个问号(或叹号)叠用时,占一个字位置;三个问号(或叹号)叠用时,占两个字位置;问号和叹号叠用时,占一个字位置。 5.2.1 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均置于相应文字之下偏右。 A.13.5 书名、篇名末尾如有叹号或问号,…… B.1.6 ……句号、问号、叹号都表示句子完结,……句号=问号=叹号>冒号(指涵盖范围为一句话的冒号)>分号>逗号>顿号。 B.2.1 ……或虽不独立使用但带有问号或叹号时,…… B.2.2 ……括号内行文末尾需要时可用问号、叹号和省略号。 B.2.3 ……其后可紧接问号或叹号。 B.2.4 ……省略号前的句子表示强烈语气、句末使用问号或叹号时;……可在省略号后用问号或叹号,…… B.4 ……但有时根据需要可用问号、叹号或省略号。 “!”称为感叹号,是1951年10月5日公布的《标点符号用法》(第1版)之事。不能以早于叹号为由而坚称感叹号的。若称呼以早于面世为由,则1919年4月国语统一筹备会第一次大会议决的《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修正案)》,其对“!”之称,是惊叹号而非感叹号的(最早的正式称呼)。那么,教材要改称惊叹号吗? 此方案有关说法见下: (六)惊叹号! 表示情感或愿望等。 (例)唉!竖子不足与谋!——史记。(叹恨) 野哉!由也!——论语。(责怪) 来!吾道乎先路。——离骚。(愿望) 王庶几改之!予日望之!——孟子。(愿望) (《标点符号词典》350页起) 再看看《现代汉语词典》对“叹号”、“感叹号”、“惊叹号”所释: 【叹号】标点符号(!)表示感叹句或语气强烈的祈使句、反问句末尾的停顿。旧称感叹号、惊叹号。(1270页) 【感叹号】叹号的旧称。(425页) 【惊叹号】叹号的旧称。(687页)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新华词典》所述与《现代汉语词典》的大体相同。 2024学年的教材,还坚持说1990年之前的旧称而不说1990年开始的新称、现称,是要让北京改叫加北平吗? 2016学年至今九个学年了,九批学子每批千万以上被“感叹号”了,这负面影响还挺大的。 或者,恳请有关部委于2025年9月前发布第5版《标点符号用法》,把叹号“!”改称感叹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