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主题:抓实基层减负,激发干事活力
|
|
抓实基层减负,激发干事活力
ysy1234560 发表在 新手上路 华声论坛 https://bbs.voc.com.cn/forum-41-1.html
基层是国家治理的 “神经末梢”,是政策落实的 “最后一公里”。抓实基层减负,是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激发干部干事活力的关键之举,对于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意义深远。
借助 “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开展专题学习,帮助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值得借鉴。各地应积极开展类似学习活动,让正确政绩观深入人心,杜绝 “摆花架”“铺摊子” 等错误行为。 做到 “权责对等” 是基层减负的重要环节。基层负担重,根源常在上层。明确权责边界,才能避免层层 “甩锅”;实现权责匹配,方可减轻基层压力。要以基层实际需求为导向,推动扩权赋能,科学制定权力清单与职责事项清单,减少基层 “空耗”。合理下放权力,促进编制、资金、人才等资源向基层倾斜,解决基层责多权少、事多人少的困境。 助推 “实干成风”,优化考核机制至关重要。考核本是检验工作成效、激励干部的有效手段,可一旦考核名目繁杂、重痕轻绩,反而会加重基层负担,无法发挥其应有作用。精简考核指标、简化流程、降低频次,做到化繁为简、脱虚向实。同时,注重考核结果运用,重用实绩突出、群众认可的干部,落实 “三个区分开来”,激励基层干部积极作为。减少不必要的考核项目,将考核重点放在实际工作成果与群众满意度上,让干部从繁琐的迎检工作中解脱出来,专注于为民办实事,工作成效显著提升。 此外,还需警惕形式主义在减负过程中的反弹。要加强监督和问责机制,畅通群众举报渠道,建立基层意见反馈机制,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对减负工作落实不力的单位和个人,严肃问责。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减负措施真正落地见效,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 抓实基层减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协同努力。只有匡正政绩导向、做到权责对等、助推实干成风,才能让基层干部摆脱形式主义束缚,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干事创业、服务群众中,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注入强大动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