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自有真情在
东方老哥 发表在 生活贴士 华声论坛 https://bbs.voc.com.cn/forum-27-1.html
见过太多因借钱导致兄弟成仇,朋友变仇人的事情。我自己有不少朋友,其中有发小兼朋友、大中小学同学兼朋友的,有知心朋友也有酒桌朋友,有被朋友坑过,有被朋友帮过,我就说说几个亲身经历的朋友间的有关借钱还钱的故事,从中可以见证人间真情与骗局。
第一个故事 我的发小A,从小学就认识,那时候大家都穷,勉强能温饱的生活,同学之间基本不存在谁看不起谁的。A人非常聪明,学习也好,而且多才多艺,会唱会画,尤其是画画方面颇有天赋,唯一不足是A比较固执,偏激,而且平时比较随意散漫,有点独立特行,有点艺术家的风格;不少同学不是那么喜欢和他交往,好在大家都能宽容,也没有什么城府,就这样无忧无虑的读到初中,初三那年A考到了师范,我上高中。往后的几年我们寒暑假都一直交往,平时书信联系不断,一直到我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来因为工作、距离关系,交往不是那么太密切,大家都到了成家的时候,加上我自己家庭变故,自己也因为身体原因,至少有四五年的时间,我一直处于贫困和悲痛之中,期间,A也因为身体原因不能上班,一直在家休养,我们几乎断了联系。 一晃初中毕业三十年了,A和几个同学倡议举行毕业三十周年同学聚会,我虽不是什么达官贵人,但承蒙同学看得起,其他几位同学邀请我参加筹备工作,作为筹备组的成员之一参加了几次小型聚会,商讨具体事宜,A也是成员之一,于是,我和A有了进一步的接触,也对过去的A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我很感A这么多年来的不易。后来由于我工作实在太忙,就推辞没有参加筹备工作,只是提了一些建议和个人想法,聚会还是很成功的,一共有130多人参加,我那天刚好工作原因白天外出,晚上和部分老师、同学聚了一下。 自从聚会后,同学之间经常聚会,我一般都不参加,但是和A私下交往多了不少。我这个人心比较软,A那段时间已经上班并在家搞农庄,并且还比较有起色,由于开始阶段经济上有些困难,A陆陆续续向不少同学借钱,具体多少不太清楚,就我自己前前后后借了十几万给他,借的时候说好我要用的时候提前和他说,他一定会还给我,我当时也没有多想,反正钱放在银行利息也没多少,借给他就算帮帮他。谁知,这一借却让我们几乎变成仇人。 A现在农庄还是比较好的,据我从侧面了解到的情况,但是就是不肯还钱。以前借钱时的承诺变成了屁话,我由于孩子大了,孩子上大学工作,马上成家了,需要很大的一笔资金,我提前三个月说了马上要为儿子买房子,希望他把钱还给我,A当时答应的好好的,我也把那笔钱作为已有资金算在里面,结果到了我买房的时候,A是推三阻四,说了一大堆困难,希望我缓一缓,结果一下子打乱了我的计划,最后只能多贷了款去买房(本来可以公积金贷款变成商业贷款),我算了一下,光多出来的贷款利息就不下十万。其后,我又多次催要,但是一次次让我失望,也了解到A借了其他同学不少钱,大部分都没有还,多的有三十多万,少的一两万。我后来实在没有办法,只能和A摊牌,你如果不还钱,我只能找你单位领导说了,A见我要动真格才还了一部分,马上有十年了,还有6万没还,前段时间问A要余款,他答应年前还给我,现在就要春节了还没见到钱,估计不来点硬的是要不回来了。 A并不是没有钱,他有钱就去投资不愿意还钱,从中也可以看出A的人品,我和其他同学心底太善良只能吃了闷亏,A这种人不能谈友情,他眼中只有利益,身边的朋友会越来越少,生意也不会长久,因为没有诚信,初中的同学几乎和他断了联系,谈到他都是摇头。我都不知道,原本还算很傲的人会变成这样的老赖,十分无语。所以,我劝大家不要借钱。作者声明:本帖为本人原创,未经本人和华声论坛许可,不得转载 ![]() |
第二个故事
B是我高中的同学兼朋友,相识三十多年了。B现在做工程,目前工程做得算不错,每年5个亿以上的产值。B一路走来很不易,刚开始时自己拉了一支二三十人的小工程队,可以说是一个草台班子,就这样干了近二十年,期间并没有挣到什么钱,每年都要找我们几个老朋友帮忙担保贷款,前前后后,我帮他担保的资金不下千万,后来由于我们系统不允许工作人员担保了才停止。我为什么一直肯担保,主要看重B的人品,每年B再难也不会欠手下工人的工资,即使有一年工地发生事故,一个刚到工地工作不到半天的工人从2米的跳板上跌下来,也是B太背了,这个工人竟然经抢救后医治无效去世,B前前后后花了大概150万左右才把事情处理好,那一年是B最难的时候,我什么忙都帮不上,也只能陪伴和好言安慰。 好在,B并没有一蹶不振,默默努力,再加上B在建筑界积累了不少人脉,口碑也不错,不少朋友出谋划策,贵人相助,实力慢慢地强大了,这几年虽然房地产行业进入低谷,但是B避开商业地产行业,他在工业建筑行业深耕,虽然利润比不了以前,但是风险相对较小,资金回款较好,产值较高,每年总的利润还是很可观的。这几年他购置了豪车,买了别墅,儿子出国深造,可以说家庭幸福事业成功,但是B仍然很低调,和我们经常在苍蝇馆相聚,几十元的酒照样喝,几百几千上万的酒局也参加,还是那样本色未变。前段时间,我房子装修,儿子订婚,资金比较紧张,但还可以转起来,我并没有向他开口借钱,十几天前和他在小酒馆吃晚饭,饭后把我拉到边上,问我需要帮忙吗,叫我不要不好意思,缺什么对他讲,需要烟酒他可以出,无论是茅子还是五粮都没有问题。我这人也是知趣,没有说什么。前两天早上,我还在床上,他又打电话给我,资金是不是紧张,让我发个卡号给他,让我十分感动,不亏是几十年的老朋友。我对他实话实说,资金的确有点困难,但是还可以转下去,他也没有多说,直接从微信里给我转账十万,让我先用。我真的非常感动,这个朋友没有白交,真的和亲兄弟一样。十万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对我而言是雪中送炭。世间雪中送炭的少,锦上添花的多。这年头肯借钱的真不多,充分体现了我们的真情! ![]() |
2月20日早晨突发肾结石,我自己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只是疼的坐立不安,自己现开始还认为可以忍一下,但没有想到结石堵塞输尿道那么难受。坐在办公室一会儿就全身直出冷汗,脸色发白,把同事吓得要死,他们要送我上医院,但我知道大家都很忙,工作很忙,根本离不开,最后我还是坚持自己去医院看,一路检查下来医生基本确定是结石发作了,立即打止痛针和挂水,终于止痛。
后来,我才回想起去年体检时,医生提醒我又结石,自己要注意一下,改善饮食,多运动,但我当时也没有多想,感觉自己挺好的,过后就忘记了。如果当时就注意一下,采取一点保守治疗或预防措施,也不至于发作。自己既遭了罪还影响了工作,所以,大家还是要注意健康。为了防止再发作,最后不得不住院治疗,前后8天,花了1W多,昨天才出院,现在还没有完全好,等半个月后还需要再次住院取支架,前前后后要个把月。 结石虽然不是什么大病,但是疼起来真的要人命,最关键还让亲友担忧。我自己都奔六了,父母亲虽然不在了,但是我的两个年过八旬的姑母可担心的要死,两人非要到医院看我,就怕我有什么三长两短,两位老人是在世的与我有血缘关系的长辈,即使我马上要做爷爷的人了,但是在姑妈眼里我还是小孩子,无论我多大,在她们眼里侄子就是她们的后盾。先是打电话问我,我让她们不要担心,但是挡不住她们的担心和关爱,后来还是要来亲眼看看我才放心。看到她们,我两眼湿润,真的,让我感到了满满的爱! ![]() |
健康是最重要的!健康第一,其他的都可以往后排。近段时间一身的毛病,导致于无法正常工作和学习,先是结石手术,还没完全痊愈,全身关节又开始疼痛,坐卧难安!不得不再次进医院治疗,干脆做了一次全面的检查,发现肝功能还不好,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胆囊炎,脂肪肝,肝囊肿等毛病,肾脏有点水肿,总之一身的毛病,只是没有什么症状。漆关节等有较严重的炎症,不能着凉,否则就会疼痛。
年龄大了,年轻时不注意保养,现在许多毛病就开始找自己了。无论何时健康是第一位的,无论年龄大小,所以每个人都必须重视,否则吃苦的是自己,不仅仅是身体的痛苦,还会影响家人的生活和工作。我们年轻时拼命工作,忽略了健康,年龄大了就会成为医院的常客,实在不值!作者声明:本帖为本人原创,未经本人和华声论坛许可,不得转载 ![]() |
病榻上的省悟
五十多岁的我,一直像上了发条的机器,在生活与工作的轨道上机械运转。生病住院,如同一场意外的急刹车,把我从忙碌中狠狠拽出,被迫在病床上重新审视健康、工作与生活。 不生病时,健康于我是被忽视的存在。曾经仗着还算硬朗的身体,熬夜、夜宵、缺乏运动,这些不良习惯成了生活常态。直到这次病发,被病痛折磨,尤其是手术前每一次呼吸、每一个动作都伴随着疼痛,才深切意识到健康是一切的基石。没有健康,事业再成功、生活再富足都如镜花水月。那些曾经被我挥霍的健康时光,如今成了最珍贵的回忆。 工作,在过去占据了我生活的大部分。为了事业,我拼命工作,牺牲了太多业余的时间,也忽视了自己的兴趣爱好。住院期间,我看着病房外忙碌的人群,不禁反思,工作固然重要,它是实现自我价值、维持生计的途径,但绝不是生活的全部。为了工作透支健康,实在得不偿失。真正的成功,不是职位多高、薪资多丰厚,而是能在工作与生活间找到平衡。 生活,不应只有忙碌和压力。往后余生,我渴望在闲暇时与家人外出旅游,享受亲情;重拾年轻时热爱的钓鱼,享受那份宁静与惬意。生活的美好藏在平凡日常里,用心感受、珍惜当下,才是生活的真谛。 一场病是磨难,更是一场深刻的人生洗礼。它让我明白,健康是幸福的前提,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而非全部,生活的意义在于珍惜身边人、享受每一个平凡瞬间。出院后,我愿以全新的姿态,拥抱健康,平衡工作,用心经营生活。 ![]() |
奔六的我,工作生活一般般,人际关系简单。我没有所谓的事业,从20多岁离开校园之门就开始在某一单位连续工作了三十多年,从激情彭拜到平静如水,从理想满满到浑浑噩噩,工作已经激情溟灭,坐等退休到来的那一天。
我的工作说累不累,说累也可累死你,主要累在心里。工作可以说简单也可以说不简单,简单不简单就要看责任心的大小,责任心越大工作越不简单,而且心里也特别累。各位一定要说我究竟是什么工作啊?或许也许可以猜到了,反正一听到晚与人打交道,而且是未成年人,我的单位在乡村,条件在本地区是相对很差的,你一定知道我是做什么工作的吧。 我的工作在乡村里还是有不少人羡慕的,但如果我在年轻20岁,我决计不会入这一行的,因为心太累了,压力太大了。我当年高考是由于身体不佳,没有办法只好先考师范走出农村。入行二十多年经历了许许多多,有成功也有失败,有幸福也有痛苦。被家长骂过,被领导训过,被学生骂过,但我问心无愧,我始终坚持一条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教书育人,不贪财不求名,凭着良心真心实意对学生。 三十多年了,教过的学生不下2000,学生在各行各业基本上都有,只是近几年学生越来越难教了,原因很多,主要有几个方面:1、我所在的乡村,条件一般,外来人口特别多,目前占了八成以上,由于外来学生主要来自条件较差的地区,教育水平较差,转到本地跟不上;2、乡村学生家庭教育比较欠缺,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不够重视;3、目前对学生的升学选拔要求越来越高,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4、物质条件的提高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越来越丰富,尤其是智能手机和网络的普及,学生过早的接触了不该接触的东西,尤其对学生“三观”影响特别大,前些年娱乐至死的节目太多了,多学生造成了严重不良影响;5、教育的功利性太强,唯分数论英雄,迫使教师强化应试教育,所谓的素质教育只是作为门面对外宣传的,实际上校长最看重的是分数成绩;6、不正确的人才观导致教育道路越走越窄。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难免有点偏颇,但基本上还是比较符合客观现实的。作者声明:本帖为本人原创,未经本人和华声论坛许可,不得转载作者声明:本帖为本人原创,未经本人和华声论坛许可,不得转载 ![]() |
今天是周日,刚吃过饭,本想休息一会儿,但是近段时间常常失眠,晚上白天都不容易睡着,特别累人的。
做了三十多年的教师,遇到过各种各样的学生,不过我今年接手的这个班,基础特别差,最主要的是行为习惯特别差,不是我要求高,也不是黑这些学生,我反反复复思考,他们是不是上帝派来折磨我的,你们如果不信我可以举例来让大家做个判断。 某男生,很小的时候父亲因病去世,母亲离家,一直是爷爷奶奶带大的,小孩子心不坏,各方面还好,唯一的就是太懒,从去年到现在,我都没有批到他一次完整的作业,你布置五个题目,他高兴就做,不管难还是简单,反正就是不完成,每一门学科的老师都和他谈话,做思想工作,但依然如故。目前几乎所有的老师对他都无可奈何,和他爷爷奶奶谈更让人气不过,他爷爷的要求是读书认真不认真不要紧,反正也没有能力辅导他,你们老师让他读到初中毕业就好了,他爷爷的目的是让他在学校混两年长长身体,读书成绩就不要管了。班主任学校领导和他爷爷做思想工作,希望他能督促小孩子端正态度,好好读书,但是老人家始终是一种读书无所谓的态度,我们作为老师的也很无奈,本来这个小孩子如果好好学习,或许以后还可以有条好的出路,但是他爷爷的这种态度,小孩子的成绩一泻千里。老师们花了很多精力,但是就是做不通老人家的思想工作,真的生在农村,眼界所限,老顽固思想让人受伤不浅。 ![]() |
某女生,初中二年级,典型的懒馋散聚一身。从小学到初中,几乎所有学科成绩都是个位数,包括开卷的政史科目。我们老师遇到这样的学生真的很无奈,天生不是读书的料,但是她的成绩仍然要作为考核的成绩,每一次期中期末考试她五门学科的总成绩一般只有80分左右。她每次都做作业,而且字写得还是比较工整的,她一般不会看题目思考,她看到有空就胡乱填满了,每次考试主要靠选择题得分。今年秋学期开学初,英语老师为了让她多考几分,就告诉她,英语选择题多,你一定要把选择题填满,意思是选择题一定要做好。结果试卷发下来,把英语老师气得要发疯,你们知道这个学生怎么做的?选择题一般有四个选项,她把每个选择题的四个选项全面涂黑。
她在去年期末考试前我一而再的告诉她,选择题一个题目只能选一个选项,考试时她总算记住了,考了8分,但是填空中选择性答案她全部错误,例如答案选项要求选填“对或不对”,“是或不是”,她的答案也写成对或不对,是或不是。 像她这样的学生虽然不多,但让你碰到一个也够你受的。 ![]() |
我对学生的要求一直不是很高,对分数也不是很看重,但是教育局会以考试成绩考核学校,学校也不得不把学生考试成绩作为考核教师业绩的项目之一。我要求学生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你有30分的水平尽可能发挥到30分的水平,有90分的水平考到85分以上还可以谅解,但是你必须反思自己的失误。如果90分的水平只考了70多分,一次还可以原谅,如果连续多次,这就要认真查找原因了,否则再退可能就无法赶上了。
俗话说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虽然现在国家要求对学生减负,前几年教育部下发了减负三十条,但是这些我认为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是停留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层次,最根本的是国家的高考、中考,人才选拔机制。我们国家人才的选拔离不开考试,中考按分数划线,高考按照分数划线,事业单位招考也是按照分数划线,哪一个离开考试呢?哪一个离开分数呢?一个也没有离开分数,所以目前阶段谈减负起不到本质的作用,也达不到政策制定者的目的。面对十几亿的人口大国,目前看来也只有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是相对比较公平公正的方法。考试成绩不好,老师会受到来自家长、领导、同事等的压力无法避免,但作为老师也不能把考试成绩作为自己的唯一追求,更多的需要从育人的角度,用发展的眼光去对待学生,无论压力多大,无论学生成绩多差,我依然相信一个好老师会给一些学生造成一辈子的影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