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偶遇乐派农大嫂 [打印本页]


作者: 陈建中    时间: 2022-10-10 07:48     标题: 偶遇乐派农大嫂

偶遇乐派农大嫂

  节假日陪婆婆子去一家大医院看耳朵毛病,人比往日少,挂上了教授号。教授要先查住院病房再来门诊坐诊,八点多钟才能来。
  候诊室有位子坐,我们坐下后,看到坐在我们对面的是一对母子。妈妈约四十来岁,结结实实,皮肤微黑,一看就知道是一个长年劳作的农妇。儿子长得高高瘦瘦,应该十多岁了,右边的耳朵上有块纱布,看来是动过手术了。
  你的娃儿,也看耳朵?等待中我向他们打了个招呼。
  那位大嫂笑了笑,接腔说,中耳炎,动了手术,今天撤线。
  娃儿多大了?
  十五了。孩子抢着回答,读初三了。
  老家哪里?
  邵阳隆回。
  隔壁老乡。我婆婆子说,她是怀化人。
  你的号子排得那么前,怎么来得这么早?
  昨天就来了,住旅店呢。她告诉我们,来回车票要300多,住小旅店20多,看一回病,要花好几百元呢。
  生病真生不起。我同情的说道。
  那是,那是。大嫂告诉我们,好在她男人还真能干。她满意的告诉我们,他是搞建筑装修的,做一个工80块钱,做包工的话,150块钱(每天)。
  一年能挣四五万?我说。
  她点点头说道,开支也大呢。
  她细细的算给我们听,儿子寄宿读中学,要1500元,女儿读小学,要500多元,这是一大笔。走了一位老人,花了2万多,这是第二大笔。娃儿这次动手术,用了一万多,这是第三大笔。还有家里盖房子,出力的事都是娃儿他爸爸自己弄的,光买材料也花了8万多,还有地基,也是好几千,这是第四大笔,也是最大的一笔。
  我一听,都替他家发愁了,说,他那点工钱也不够啊。
  还有我妈妈种地,养鸡养鸭,一年收入也不少呢。娃儿作了补充。
  两个孩子读书,我也不能外去打工,就在家里做嘛。她谦虚的一笑说,一年收入,马马虎虎,上回卖土鸡,6只鸡卖了400多块钱。
  我家的土鸡,从不喂饲料,都是喂谷子。娃儿插了一句,好像在作广告。
  当个农民也不容易。我感叹的说道。
  过得去,还可以。大嫂脸上毫无愁云,一直流露着满足的神情。
  我还想聊聊,教授来了,娃儿进了诊断室。
  等陪婆婆子看完病出来,我想再寻一寻那一对母子。婆婆子说,你刚才去交费的时候,那娃儿已经撤线完毕走了。
  哦,那好。我应了一句。
  回味那一对母子的话语,我感慨良多,在对现实生活的满足方面,特别是在心态的自我把握上,我们许多人还真得好好学学那位乐观的农村大嫂。(2011年9月写)
作者: 阿弥托佛    时间: 2022-10-11 08:27

谢谢分享!
作者: 阿弥托佛    时间: 2022-10-12 07:28

谢谢分享!
作者: 陈建中    时间: 2022-10-14 16:58

谢谢
作者: 淡如竹    时间: 2022-10-17 21:44

还是好人多!




欢迎光临 华声论坛 (http://bbs.voc.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