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人到中年少生气 [打印本页]


作者: 千年飞山    时间: 2022-7-25 09:03     标题: 人到中年少生气

人到中年少生气

人生一世,难免会遇到不如意的事情。许多人常常会为此纠结并生气,而且还是生怨气、生闷气、生闲气、生怒气。
殊不知,与他人生气不但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伤害感情,弄僵关系,使本来不如意的事更加糟糕,犹如雪上加霜。
年少时,生气可能只是一时意气用事,往往会一“气”而过,不放在心上;但人到中年,许多事情常常会耿耿于怀,所以不少人因此而气坏了身子,对此务必要引起重视。
不知觉间,已步入了中年时光。中年这个阶段,是什么模样呢?
具体一点来说,中年就是一场怎么奔跑都够不着青春的旅程,除了被迫着向前,没有任何可以回转的余地。
从这个层面上看,人到中年无疑是伤感的、悲痛的,青春已然逝去,往事不堪回首。
到了这个年纪,守着每况日下的身体,除了慨叹时光的飞逝,又还能够如何呢?
“无可奈何花落去”,不得不说这时光煞是残忍……
因此,既然已经那么难过了,那处在中年的阶段里,就要懂得去寻找快乐和守护健康,做到少生气,莫计较!
当然,人生旅途上,每一段路途都不平坦,自然不可能一帆风顺,总有不可预料的艰难和郁闷,尤其是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各种压力可想而知,生气也是在所难免、情理之中。
不过,正因为如此,才需要保持一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淡然,少生气这才是愉悦身心的智慧、解决问题的关键。
其实,人生的高度,不是你看清了多少人和事,而是你是否看轻了这些人和事。
这“看轻”,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随意生气!
不随意生气,需要修炼一种豁达、宽容、大度的心态,面对人世间的种种,从容应对,莞尔一笑。
当你能够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保持了一份淡然的心境时,你的生活也会随之快乐起来。
年轻的时候,曾非常喜欢苏东坡的诗文,当读到《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时,觉得不可思议。
那时,不理解苏东坡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不生气。心想:“如果是我回家晚了,敲门而家童没有反应,一定会大声敲到他开门为止,进屋后,发一通脾气。”
到如今,才懂得,苏东坡真是好脾气,好修养,好定力!
这首词作于苏东坡黄州之贬的第三年。因“乌台诗案”,苏东坡被谪贬黄州,住在城南长江边上的临皋亭。后来,又在不远处开垦了一片荒地,种上庄稼树木,名之曰东坡,自号东坡居士,还在这里筑屋名雪堂。
对于经受了一场严重政治迫害的苏东坡来说,此时是劫后余生,内心是忿懑而痛苦的。
但他没有被痛苦压倒,而是表现出一种超人的旷达,一种不以世事萦怀的恬淡精神。
有时布衣芒屩,出入于阡陌之上,有时月夜泛舟,放浪于山水之间,他要从大自然中寻求美的享受,领略人生的哲理。
苏东坡之所以与众不同,活成世人向往的样子,就在于他能够顺其自然、随遇而安,从不轻易生气。
他历经了多少风风雨雨、曲曲折折,但依然可以“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才拥有了跌宕起伏的人生精彩和生命传奇。
正如金庸先生所说:“不生气,你就赢了!”
人这一生,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不顺心,生气不仅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甚至还会因气急而败坏,败了你的好运气、坏了你的好日子。
有句话说得好:“世界上最没用的一件事,就是生气。”哲学家康德也说过:“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所以,人到中年不是不能生气,而是要懂得什么才是值得的,不必要的就不要去在意、去计较了,自自在在、安安静静过自己的生活,这才是最重要的。
作者: 阿弥托佛    时间: 2022-7-25 09:34

谢谢分享!
作者: 阿弥托佛    时间: 2022-7-26 09:56

谢谢分享!




欢迎光临 华声论坛 (http://bbs.voc.com.cn/)